保健品

輕輕一按竟能去掉身體的濕氣

不少人去看中醫時, 舌頭一伸, 總是被說:“有濕氣。 ”尤其是南方地區的朋友們, 中招幾率更高。 有濕氣怎麼辦呢?當然是要祛濕, 教大家找找我們身上的祛濕開關哦~

怎麼判斷自己有沒有濕氣?

1、看形體中醫有說“瘦人多相火, 肥人多痰濕”。 虛胖體型的人多有水濕, 嚴重者還會出現下肢水腫等問題。

2、看狀態濕氣明顯的人士常常感到身體特別困倦, 懶得活動, 頭重如裹, 頭腦不清爽, 關節沉重, 渾身酸痛, 這是濕氣黏滯, 阻滯經絡的表現。 此外, 這些人士還常有胸悶的感覺, 要長呼一口氣才舒服。

3、看胃口和食欲 濕氣重的人士到該吃飯的時候, 沒有饑餓的感覺, 而且什麼也不想 吃, 吃一點東西就感覺胃脹, 日常有隱隱的胸脘痞悶感, 這種感覺就好 像吃下去的東西自己往上頂似的。 這是典型的脾虛濕困表現。

4、看大便體內濕氣重時, 大便往往稀爛不成形, 就算大便基本成形便質也很松 軟,

而且容易粘在馬桶上很難沖走。 人也總有大便排不盡的感覺。

5、看小便 小便往往表現為尿不多, 但次數多或尿得不痛快, 有灼熱或澀痛感。 個別女性朋友還有白帶量多, 這些都是濕氣重的表現。 6、看舌頭判斷有無濕氣最準確的方法就是看舌。 寒濕證候的人士常是舌淡胖, 舌邊有齒印, 苔白膩。 而濕熱證候的人士常是舌紅苔黃膩。

7、看耳朵、頭髮耳朵裡耳屎呈油狀易流出也提示濕熱證候明顯。 此外, 如果毛髮容易油 膩出油, 面部皮膚油膩油亮或早晨眼皮腫, 有下眼袋, 面色晦暗或發黃 也常提示體內有濕氣。 按一按, 6個祛濕“開關”!

1天樞穴

【位置】採用仰臥的姿勢, 天樞穴位於人體中腹部, 肚臍兩側兩寸處。

【作用】在祛淤邪的同時要給邪出路, 在此穴位刮痧可加速促使濕邪、毒邪從糞便排出, 起到緩解便秘、腹脹、腹瀉、臍周圍痛、消化不良、噁心想吐等症。

2中脘穴

【位置】位於上腹部, 在肚臍上4寸的腹中線上, 可仰臥取穴, 胸骨下端和肚臍連接線中點即為此穴。

【作用】這個穴位對於緩解伏天暑濕造成的腹脹、反胃、消化不良、泄瀉、便秘等都有很好的作用,

此外, 對於秋燥失眠等也有很好的緩解作用。

艾灸或點揉該穴位可緩解腹脹、反胃、消化不良、便秘等症狀, 也可緩解失眠。

3豐隆穴

【位置】位於小腿外側的中點, 肌肉較為鼓起的位置。

【作用】中醫認為濕必生痰, 此穴位可以化痰濕、清神志, 尤其適合初秋裡濕邪較盛的人群, 可輔助緩解痰濕誘發的胸腹痛、嘔吐、便秘、眩暈、煩心、面浮腫、四肢腫等狀況。

艾灸或點揉此穴位可以化痰濕、清神志, 可輔助緩解痰濕誘發的胸腹痛、便秘、眩暈、煩心、水腫等症狀。

4承山穴

【位置】微微施力墊起腳尖, 小腿後側肌肉浮起的尾端即為承山穴。

【作用】承山穴是祛除濕氣的最好穴位,

它能通過振奮膀胱經的陽氣, 排出人體濕氣, 可常點揉此穴。

5陰陵泉

【位置】採用正坐或仰臥姿勢, 陰陵泉穴位於小腿內側, 在脛骨內側髁後下方凹陷處, 處於脛骨後緣和腓腸肌之間, 比目魚肌起點上。

【作用】體內有濕就容易感受外濕, 別讓體內濕邪太大, 除了外散還要內化一部分。 在陰陵泉穴的位置刮痧, 可以起到內化濕邪的作用, 還可清利濕熱、健脾理氣、益腎調經、通經活絡, 輔助緩解腹脹、泄瀉、水腫、膝痛等。

在陰陵泉穴的位置刮痧, 可以起到內化濕邪的作用, 還可健脾理氣、通經活絡, 輔助緩解腹脹、水腫、膝痛等。

6血海穴

【位置】坐在椅子上將腿繃直後, 會在膝蓋內側看到一個凹陷的地方, 凹陷上方隆起的肌肉頂端就是血海穴。

【作用】中醫認為, 脾主運化, 脾旺則能防止水濕、痰飲的產生。 血海是脾經的腧穴, 可健脾祛濕、養血祛風止癢, 用來治療血虛、血熱、濕邪下注等原因所致的皮膚瘙癢症。 公眾號:天下養生網

點揉或拍打本穴可以清血利濕, 治療血濁、血毒、血熱引起的瘡瘍, 並緩解月經不調、閉經、濕疹、皮膚瘙癢、貧血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