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醬香型與濃香型有什么區別
白酒的釀造歷史十分悠久, 而且發展到現代社會, 一些傳統的白酒釀造方式仍然被保留。 而喝酒也成為了飯桌禮儀中必不可少的一種行為方式, 但是白酒的類型也較多, 其中較為常見的就有醬香型和濃香型, 對于大多數人來說都無法區分這兩種類型的區別, 下面就講解了白酒醬香型與濃香型之間的區別。
這兩者有以下區別:
1、外觀和口感上
醬香型白酒酒色屬于微微偏黃卻又透明, 而香味是醬香加焦香, 還帶點糊香融匯而成。 口感上屬于細膩型, 幽雅綿柔。 而濃香型白酒則是窖香濃韻, 再有酒體豐滿, 酒韻諧調。
2、生產工藝的差別
濃香型白酒的釀造原料主要是小麥, 外加一些豌豆、大麥之類, 像五糧液酒則是濃香型白酒代表。 而在釀酒之時, 對于制曲的頂溫要控制在55-60℃, 制曲培養以翻為主。 糖化力、發酵力較清香型大曲低, 曲香味濃郁。 控制熱曲頂點溫度較高, 一般在50℃以上, 個別者高達60℃以上, 如全興大曲60℃, 德山大曲60一65℃。 翻曲次數較少, 不象清香型白酒大曲翻曲頻繁, 屬于中溫曲和高溫曲, 工藝特點為多熱少晾。
擴展資料:
白酒的好處;
1.活血通脈作用
歷代醫家在增強中藥的活血化瘀、通利血脈作用時往往加酒, 如七厘散、失笑散、生化湯、金鈴子散, 或佐以酒煎, 或以酒送服藥末, 都是借酒力達到通血脈的作用。
2.酒性辛熱, 有溫通逐寒作用
如可以用酒浸泡白花蛇、烏梢蛇治療老寒腿。
3.酒是中藥炮制的主要輔料
炮制可以使藥勢上行, 改變藥性, 增強補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