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春風十裡,不如愛讀書的你

生命君開小號啦更多腦洞大開的心理知識請移步“讀心研究所”翻牌子(ID:duxinyanjiusuo)

聽說, 你們最近都是醬紫看書的?

厲害了我的長生!

一座城的文明來自它的歷史、變化和發展, 那麼一個人的文明或許就來源於閱讀、行走和思考。

英國小說家毛姆認為:“養成讀書的習慣, 就給自己建造了一座逃避人生幾乎所有不幸的避難所”。

作家楊絳則將讀書比作“隱身串門”, 翻開書頁, 你既是旁觀者, 也是主人翁。

2017年已經走過了三分之一, 你讀完多少本書了呢?

每年“世界讀書日”(4月23日)之前, 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都會發佈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報告, 當然, 今年也不例外——4月18日, “成績單”新鮮出爐。

你是不是拉低水準的那一個?

平均每人讀了8本書。 調查結果顯示:2016 年, 我國國民人均圖書閱讀量為7.86 ≈8本, 比前年多了0.02 本, 乘以人口基數, 也就是說我們多看了超過2500萬本書。

手機閱讀嘗試打開新天地。 成年國民每天接觸新興媒介的時長整體提升, 手機閱讀接觸率占 66.1%, 日均接觸時長達 74.4 分鐘。 微信則成為最主要的閱讀工具。

有專家預言:“在數位化閱讀發展趨勢中, 手機很可能取代其他終端成為第一大數位化閱讀載體。 ”但要說明的是, 這裡的手機閱讀接觸是廣義上的閱讀, 包括了微信微博、流覽手機網頁、看手機小說和查看郵件等。

五成人更傾向紙質讀物。 針對國民傾向的閱讀形式的研究發現:51.6%的成年國民更傾向于“拿一本紙質圖書閱讀”, 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去年人均紙質書閱讀量(4.65 本)比前年多了0.07 本, 而人均電子書閱讀量(3.21 本)卻少 0.05 本。

國人對自己的閱讀情況並不滿意。 調查顯示:只有 1.7%的中國人認為自己的閱讀數量很多, 超四成的成年人認為自己的閱讀數量較少。

值得一提的是, 未成年人群的人均閱讀量多達 8.34 本(不包括教材教輔), 一如既往拉高著平均值。

腹有詩書氣自華, 閱讀還是一味“藥”

“書猶藥也, 善讀之可醫愚。 ”現如今, 越來越多研究證明, 讀書能給身體和心理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

1

預防大腦衰老

和肌肉一樣, 大腦也需要通過鍛煉來變得更強壯和健康。 研究發現, 讀書能讓大腦保持活躍和忙碌, 從而預防衰老。

2

減壓

英國讀書俱樂部委託薩塞克斯大學的“心智實驗室”進行研究發現, 在各種減壓方式中, 閱讀效果最佳, 6分鐘內就能使壓力水準降低68%, 比聽音樂和散步效果都好。

心理學家也認為, 閱讀時人們的思緒會集中在文字上, 緊張的身心因此得到放鬆。

3

提高記憶力

每本書都有上億個資訊點,包括故事背景、人物名稱、細節描寫等,閱讀時,大腦會輕鬆地記住這些東西,並將其儲存起來,同時鍛煉你的記憶力。

4

生活方式更健康

美國研究發現,熱愛閱讀的人,作息更合理,飲食習慣更健康。一方面他們從書中汲取了更多健康方面的知識;另一方面,閱讀讓他們變得熱愛生活,珍惜生命。

5

注意力更加集中

我們常在短時間內完成多項任務:查看郵件、同時和多人聊天、接打電話……這種方式會不斷削弱人的注意力。而閱讀時,人必須“一心一意”地集中在書籍中,這能鍛煉你的專注力,提升辦事效率。

6

緩解疼痛

義大利研究發現,通過閱讀,能幫助晚期癌症病人減輕疼痛,忘記痛苦。目前,很多國家的醫生都將閱讀開進了“藥方”,輔助治療。

7

治療抑鬱

專家認為,讀書能夠對輕度或中度抑鬱症患者產生積極作用。英國精神病醫師也正嘗試著在患者處方上開出閱讀書單來治療抑鬱症。

捧起一本書,關掉世界的雜音

買書如山倒,讀書如抽絲。當初興致勃勃、精挑細選買回家的書是不是都成了桌腳墊?

渴求資訊卻選擇每隔10分鐘刷一次微博、朋友圈,“趣味十足”的娛樂資訊讓人漸漸浮躁,功利化思維又扼殺著讀書熱情,敗壞了閱讀品位,最終,“讀書無用論”讓大腦徹底空無一物。你還要“執迷不悟”嗎?

不忘呼吸,不舍書香。閱讀其實很簡單:

弱化功利目的,從興趣入手。閱讀最忌諱從晦澀難懂的內容開始,讀不下去,也容易失去信心。大可先從興趣出發,再拓展閱讀類型。

“隨心所欲”做選擇。心情鬱悶時讀激情洋溢的書;悲觀失意時讀振奮人心的書;煩躁不安時讀些田園詩;時運不濟時讀些開闊視野的書。輕鬆享受可選擇小說、故事、畫報等讀物;鍛煉思維可讀古文,不但有嚼勁,還能通達生死。

分享讀書心得。分享的過程,不僅是知識的二次傳播,也是自我價值的體現。在與他人的溝通探討中,讀書興趣會再次被激發,成為自己樂於讀書的源源動力。

此外,可以在手機裡隨時記錄下從微博、微信中獲取的知識、資訊,之後再試著找到與之相似的書籍,進行深閱讀。

健康閱讀提示:

• 選擇明亮的場所,夜晚可使用檯燈,燈泡選護眼燈、白熾燈等光線相對自然、柔和的一類。

• 電子書設備最好選擇沒有背光,視覺感受接近紙質書的,對眼睛損害較小。

• 有意識地多眨眼,以防眼睛變幹。每讀45分鐘休息15分鐘,可遠眺以調節玻璃體的緊張度。

• 保證書面和眼睛達到30釐米,注意保護脊柱。最好是端坐,背部挺直,胸部稍稍挺起,將書舉起。

• 躺著看書可將一腿彎曲、另一腿伸直,每隔幾分鐘換一次,避免讓受力點集中在骨盆或腰椎上,導致肌肉疲乏。

讀書的“用處”是潛移默化的。一本兩本也許不會讓你有什麼變化,但如果一周讀一本,一年大約有五十本,堅持兩三年,你再看看自己的變化。

最後,一起來聽聽董卿和她的閱讀人生。

編輯: Heroine

緊張的身心因此得到放鬆。

3

提高記憶力

每本書都有上億個資訊點,包括故事背景、人物名稱、細節描寫等,閱讀時,大腦會輕鬆地記住這些東西,並將其儲存起來,同時鍛煉你的記憶力。

4

生活方式更健康

美國研究發現,熱愛閱讀的人,作息更合理,飲食習慣更健康。一方面他們從書中汲取了更多健康方面的知識;另一方面,閱讀讓他們變得熱愛生活,珍惜生命。

5

注意力更加集中

我們常在短時間內完成多項任務:查看郵件、同時和多人聊天、接打電話……這種方式會不斷削弱人的注意力。而閱讀時,人必須“一心一意”地集中在書籍中,這能鍛煉你的專注力,提升辦事效率。

6

緩解疼痛

義大利研究發現,通過閱讀,能幫助晚期癌症病人減輕疼痛,忘記痛苦。目前,很多國家的醫生都將閱讀開進了“藥方”,輔助治療。

7

治療抑鬱

專家認為,讀書能夠對輕度或中度抑鬱症患者產生積極作用。英國精神病醫師也正嘗試著在患者處方上開出閱讀書單來治療抑鬱症。

捧起一本書,關掉世界的雜音

買書如山倒,讀書如抽絲。當初興致勃勃、精挑細選買回家的書是不是都成了桌腳墊?

渴求資訊卻選擇每隔10分鐘刷一次微博、朋友圈,“趣味十足”的娛樂資訊讓人漸漸浮躁,功利化思維又扼殺著讀書熱情,敗壞了閱讀品位,最終,“讀書無用論”讓大腦徹底空無一物。你還要“執迷不悟”嗎?

不忘呼吸,不舍書香。閱讀其實很簡單:

弱化功利目的,從興趣入手。閱讀最忌諱從晦澀難懂的內容開始,讀不下去,也容易失去信心。大可先從興趣出發,再拓展閱讀類型。

“隨心所欲”做選擇。心情鬱悶時讀激情洋溢的書;悲觀失意時讀振奮人心的書;煩躁不安時讀些田園詩;時運不濟時讀些開闊視野的書。輕鬆享受可選擇小說、故事、畫報等讀物;鍛煉思維可讀古文,不但有嚼勁,還能通達生死。

分享讀書心得。分享的過程,不僅是知識的二次傳播,也是自我價值的體現。在與他人的溝通探討中,讀書興趣會再次被激發,成為自己樂於讀書的源源動力。

此外,可以在手機裡隨時記錄下從微博、微信中獲取的知識、資訊,之後再試著找到與之相似的書籍,進行深閱讀。

健康閱讀提示:

• 選擇明亮的場所,夜晚可使用檯燈,燈泡選護眼燈、白熾燈等光線相對自然、柔和的一類。

• 電子書設備最好選擇沒有背光,視覺感受接近紙質書的,對眼睛損害較小。

• 有意識地多眨眼,以防眼睛變幹。每讀45分鐘休息15分鐘,可遠眺以調節玻璃體的緊張度。

• 保證書面和眼睛達到30釐米,注意保護脊柱。最好是端坐,背部挺直,胸部稍稍挺起,將書舉起。

• 躺著看書可將一腿彎曲、另一腿伸直,每隔幾分鐘換一次,避免讓受力點集中在骨盆或腰椎上,導致肌肉疲乏。

讀書的“用處”是潛移默化的。一本兩本也許不會讓你有什麼變化,但如果一周讀一本,一年大約有五十本,堅持兩三年,你再看看自己的變化。

最後,一起來聽聽董卿和她的閱讀人生。

編輯: Hero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