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人過五十更不能粗茶淡飯了

84歲的程爹爹患單純濕疹, 吃藥敷藥時好時壞遷延不愈, 甚至潰瘍不收口。 上周去看武漢市中醫院朱立宏的專家門診, 朱醫生耐心把脈問診, 發現他寒濕嚴重。 果然, 程爹爹說自己大熱天還怕冷要穿夾衣, 幾十年來每餐只吃一碗米飯加一種青菜, 不吃魚肉不吃水果, 更不會補充任何保健品。 難怪爹爹雖然沒有“三高”, 但營養狀況極差, 動輒感冒發燒。 朱立宏對他說:“您這個年紀, 不需要忌口, 多吃是最好的藥物, 要提高免疫力, 每天要吃肉和蛋!”

朱立宏說, 現在生活好了, 但仍有不少人堅持粗茶淡飯、不沾葷腥,

每餐一碗白飯配醬菜輕鬆打發。 葷食固然是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疾病的罪魁禍首。 但營養學家、中醫師還要建議老年人“要吃肉”。

控鹽少油不等於節食

武漢協和醫院營養專家蔡紅琳教授解釋, “清淡是指控制油和鹽, 並不是節食。 如果過於節食會因營養缺乏導致提前老化!”她認為, 粗茶淡飯會增加老化速度。

根據日本厚生省《健康營養調查》, 年紀越大, 越是營養不足, 每5位80到84歲的老人就有一位被歸類為“低營養族群”。 85歲以上的人, 則有1/3沒有攝取足夠營養。 其原因是, 老年人胃口變小後, 三餐要是粗茶淡飯, 熱量和營養素就會不足, 免疫力因此下降。 營養不足, 使得因心肌梗塞、狹心症等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風險變大。 若高營養族群的死亡風險是1,

低營養族群的風險就是2.5倍。 長期營養攝取不足, 死亡風險可能倍增, 認知機能也會下降。

缺乏肉食易癡呆

一項調查表明, 不吃肉的人比兩天吃一次肉的人患癡呆症的概率要高一倍。

日本長壽之鄉沖繩的長壽老人, 都有吃肉的習慣。 他們基本上每天都吃肉, 而幾乎沒有人患心血管疾病。

沖繩老人喜歡吃肉, 並非炒肉、炸肉, 而是把肉煮2~3小時後, 在湯里加上蘿蔔或海帶, 然後再燉上1小時, 他們把這種菜叫“營養寶庫”。 肉經過長時間的燉煮, 其不飽和脂肪的含量明顯增加, 膽固醇含量會大大下降。 這種肉既含豐富的營養, 又不會引起心血管疾病, 是延年益壽的營養佳品。

中醫和營養專家均認為, 肉食中含有多種豐富的氨基酸,

它們可以使血管保持柔軟, 預防動脈硬化和腦中風, 提高對傳染病的免疫能力。 絕對禁吃葷菜, 並不能保證健康長壽。 相反, 可能造成蛋白質等營養素供給不足, 而最終加快衰老, 導致死亡。

延遲老化的8大飲食要點

1、紅肉白肉都要吃 老年人在吃肉(包括內臟)時, 要掌握這樣一條原則:少量、多樣化。 肉食多樣化, 可增添人的食欲。

2、三餐份量均衡 三餐份量平均分配, 可以讓肝臟穩定合成白蛋白, 使合成代謝反應安定運作。

3、選取高抗氧化食物 動物性蛋白質食物含人體必需氨基酸, 抗氧化食物可以清除體內自由基, 減緩老化速度, 比如一些深海的魚。

4、不要只挑軟的吃 咀嚼能力反映身體的老化程度。 為了維持咀嚼能力,

建議選擇適當食物, 每口食物慢慢咀嚼。

5、多燉煮少煎炒 在蒸、炒、燉、煲等烹飪方式中, 最適合中老年人的是燉和煲。 採用燉食的方法, 飽和脂肪酸可減少30%—50%, 不飽和脂肪酸則有所增加, 膽固醇含量下降, 營養更好。

6、生病時要少吃肉 如果老年人患有感冒的時候, 不宜吃雞肉, 否則會久治不愈。 因為感冒後大多有發熱、多痰或咳嗽等症狀, 而雞肉可以加重這些症狀。 感冒患者, 更不宜吃熱量較高的其他肉製品, 如羊肉等。 (本報記者毛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