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中年女性食補要講求“四捨五入”

文章導讀

人到中年, 身體狀況在下降, 人們要更加注重養生保健;尤其是中年女性, 最新統計表明, 女性更年期症狀已提前5年出現,

在大約100名更年期綜合征患者中, 40歲以下的竟然占了20%, 且絕大多數都是白領女性。 資料雖然可怕, 但專家表明這種“危機”是可以消除或減輕的, 以下是從飲食方面調節, 大家一起來瞭解一下吧。

“四舍”:

即減少飽和脂肪的攝取量(脂肪的攝取應占每天總熱量的30%以下);減少膽固醇的攝取量(每日攝取量建議在400毫克以下);舍去過多的鹽分(每天鈉的攝取量應在3200毫克——約8至10克食鹽以下或更少);舍去過多的酒類(小飲怡情, 但不可貪杯)。

“五入”:

1.適量補充富含胡蘿蔔素, 維生素C、E的食物。

2.多攝取富含纖維質食品, 如全穀類、蔬菜及水果, 富含纖維的果蔬如豆芽、蘿蔔、芋頭、海藻、葉菜類、土豆、黃瓜、青椒以及蘋果、橘子等, 這些食品有助於消化液分泌,

增加胃腸蠕動, 促進膽固醇的排泄。 另外, 洋蔥、大蒜有良好降脂助食作用。 木耳、香菇可補氣強身。 夏季水果大量上市, 應多吃一些如獼猴桃、山楂、刺梨等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 對緩解高膽固醇血症、促進鐵的吸收, 有一定作用。

3.多喝水, 早晚各一杯白開水, 保證血液不至於因缺水而過於黏稠, 血液粘稠會導致大腦的缺氧、色素的沉積, 使衰老提前來臨。 此外, 女人還是要多“吃醋”, 適量食用醋可以延緩血管硬化的發生。 飲食中宜適量食用植物油, 如菜子油、葵花子油。

4.多食大豆製品, 即適量補充植物性蛋白質。 如豆腐、豆腐腦、豆漿、豆腐乾, 因為它們是很好的植物性蛋白。

5.大量攝取富含鈣質的食物, 例如牛奶、骨頭湯等, 預防骨質疏鬆。

女性中年以後由於體內雌激素分泌開始減少, 可能會出現水腫、高血壓, 因此應降低食鹽攝入量, 每天應控制在3~5克。 增加鈣鐵的吸收也很重要, 體內雌激素水準降低, 骨組織合成代謝下降, 因此容易發生骨質疏鬆, 增加骨折的發生率。

每天攝入1000毫克的鈣, 可以使血壓的舒張壓下降約6%, 鈣還能維持神經、肌肉的興奮性。 因此, 中年女性朋友按照“四捨五入”原則進食, 可以應付由於體內雌性激素開始減少而面臨的更年期的到來, 預防心血管疾病在內的各種疾病和老人癡呆症的發生。

溫馨提示:除了營養飲食外, 平日的生活保健與運動鍛煉, 也不可或缺, 只有全方面的改善, 才能讓身體機能放慢衰老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