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過年想不胖 要熟知食物的營養標籤

俗話說“過年胖三斤”, 有人還不止是3斤, 過年就一定得胖嗎?過年想不長肉怎麼做呢?面對賣場裡琳琅滿目的年貨, 如何選擇才能更健康?營養專家告訴你, 看營養標籤很重要。

一、先看營養標籤再選購

購買食品時, 生產日期、保質期是大家都會認真看的, 但對於營養成分列表(即營養標籤), 卻少有人留意。

按照國家規定, 預包裝食品的營養標籤上要明確標注五類必需的營養素含量——能量(熱量、卡路里)、蛋白質含量、脂肪含量、碳水化合物含量和鈉含量, 以及人體每日所需這些營養物質的參考值(NRV)。

如何看呢?如果NRV一欄寫著30%, 意思就是:每100ml這種食物能提供的能量, 占到了標準成年人一天推薦攝入的能量總量(備註:一天攝入標準值為2000 kcal)的30%。 其餘的營養素同理, 5%的蛋白質, 就是每100ml這種食物提供的蛋白質占到了標準的5%。

那麼, 這些資訊對消費者來說有何意義?首先,

對正在進行增肌訓練的人, 食物是被嚴格限制的, 詳細的NRV數值能為他們提供必要的參考;對於普通健康的人, 則可以此合理選擇食品, 促進膳食營養平衡, 保護身體健康。 對於病人尤其是要控制攝入糖脂的人來說, 這樣的標識也顯得相當必要。

二、火眼金睛識別營養成分

為吸引消費者, 越來越多商家打出“低脂、低糖、高鈣、高蛋白”等字樣。 購買時應擦亮雙眼, 從產品包裝上看資料, 莫單純相信宣傳噱頭。

要瞭解吃到肚子裡的有什麼, 最好看一看配料表。 按照法規, 食品中含量最大的排名最靠前, 依次遞減。 而一件食品的營養品質, 就取決於它的主要成分和配料的比例。 這也能幫助消費者簡單辨別牛奶和各種牛奶飲品、巧克力及巧克力製品的區別,

以及你能夠選擇的不攝入的食品添加劑。

瞭解食物的營養標籤, 能讓你在選購的時候更加合理。 當然, 除了瞭解這個之外, 想要過年不長肉, 必須要控制飲食。 多吃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只會增加身體的負擔, 只會讓多餘的脂肪囤積, 毫無益處, 一定要控制住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