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蝦草的功效與作用
【拼音名】Shuǐ Xiā Cǎo
【別名】野合香、山芝麻、棒棒草
【來源】
藥材基源:為柳葉菜科植物小花柳葉菜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Epilobium paruifoorum Sachreb.
採收和儲藏:秋季採收地上部分, 鮮用或曬乾。
【原形態】多年生草本, 高50-100cm。 莖紅褐色, 密被曲柔毛。 葉下部對生, 上部互生, 無柄;葉片長橢圓狀披針形, 長2.5-7cm, 寬1.1-1.8cm, 基部圓形, 邊緣具稀疏細齒, 兩被曲柔毛。 花兩性, 單生於葉腋, 淡紅色或紫色, 長5-7mm;花萼裂片4, 闊卵形, 長3-4mm, 外面被密生曲毛;花瓣4, 寬倒卵形, 先端凹缺, 長3-7mm, 寬2-4mm;雄蕊8, 4長4短;子房下位, 柱頭4裂, 裂片長約1.5mm。 蒴果圓柱形, 長4-6cm, 疏被短腺毛;果柄長5-8mm。 種子倒卵狀橢圓形, 長約1mm, 密生小乳突,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1500m左右的沼澤地或陰濕處。
資源分佈:分佈於山西、陝西、甘肅、新疆、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貴州等地。
【化學成份】本品地上部分含棕櫚酸(palmiticacid), 棕櫚油酸(palmitoleicacid), 硬脂酸(stearic acid), 油酸(oleic acid), 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 亞油酸(linoleic acid), 亞麻酸(lino-lenic acid), 山柰酚(kaempfe-rol), 楊梅樹皮素(myrice-tin), 槲皮素葡萄糖甙(quer-cetin glucoside), 槲皮素-3-鼠李糖基半乳糖甙(quercetin-3-rhamnogalactoside), 鞣質(tannins)。 另外本品還含穀甾醇(sitosterol), 穀甾醇-β-D-葡萄糖甙(sitosteryl-β-D-glucoside), 穀甾醇-6-醯基-β-D-葡萄糖甙(sitosteryl-6-acyl-β-D-glucoside), 穀甾醇棕櫚酸酯(sitosteryl palmita-te), 穀甾醇癸酸酯(sitostery-lcaprate),穀甾醇辛酸酯(sitosterylcaprylate), 穀甾醇己酸酯(siiosterylcaproate)和穀甾醇丙酸酯(sitosterylpropionaie)。
【性味】味辛;淡;性寒
【功能主治】散風止咳;清熱止瀉。 主感冒發熱;咳嗽;暑熱水瀉;疔瘡腫毒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10-30g。 外用:適量, 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