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疾病

胃脹氣吃什麼藥

病理原因

引起胃脹的原因有多方面的, 引起胃脹氣的原因很多, 例如精神緊張;平時吃的過快、過飽, 喜歡喝碳酸飲料, 嚼口香糖等。 當然, 胃腸本身的原因, 如胃動力不足、胃部炎症等是導致經常胃脹氣的主要原因。 反復性和長期性的胃脹多數是由胃部炎症引起, 據調查, 約80%的人胃部都有幽門螺桿菌感染。

西藥選擇

①二甲矽油片。 本品由於表面張力小, 能消除胃腸道中的泡沫, 使被泡沫貯留的氣體得以排除, 從而緩解腹脹。 可用於各種原因引起的胃腸道脹氣, 有明顯效果, 但對非氣體性胃腸道膨滿感無效。 口服, 每次50~75毫克, 一日3次。

②乳酶生(表飛鳴)。 用於助消化、腹脹、輕度腹瀉。 口服, 每次2~3片(每片0.3克), 飯前服, 一日3次。

③多潘力酮(嗎丁啉)。 屬胃動力藥, 能使胃腸道蠕動增快, 用於消化不良、腹脹、暖氣、噁心、嘔吐。 口服, 每次10毫克, 一日1—3次。

④西沙必利(普瑞博思)。 為新一代胃動力藥,

作用機理和適用範圍與多潘力酮同, 但效力大3~4倍。 口服, 每次2片, 一日3次, 飯前服。

⑤藥用炭片。 可吸附氣體, 用於胃腸脹氣。 口服, 每次1.5—4克(一片0.5克), 一日3次。

⑥乾酵母片。 用於助消化和消除腹脹。 口服, 每次1~2克(一片含0.5克), 一日3次。

中成藥選擇

①木香順氣丸。 行氣化濕,

健脾和胃, 用於脘腹脹滿、噁心、噯氣。 口服, 每次6~9克, 一日2~3次。

②香砂養胃丸。 溫中和胃, 用於不思飲食、胃脘脹滿或吞吐酸水。 口服, 每次9克, 一日2次。

③保濟丸。 有消食導滯作用, 可治療胃腹脹滿、口臭、打嗝有腐敗味、放屁多、舌苔厚膩等。 口服, 每次1—2瓶(每瓶1.85克), 一日3次。

④柴胡舒肝丸。 疏肝理氣, 消脹止痛, 用於治療氣鬱不適, 胸脅脹悶, 不思飲食, 嘔吐酸水。 口服, 每次1丸, 一日2次。

生氣了胃脹————加味左金丸, 氣滯胃病顆粒, 達立通顆粒

吃多了胃脹————加味保和丸, 保和丸, 枳實導滯丸

怕涼的胃脹————溫胃舒膠囊, 虛寒胃痛顆粒。

飲食注意

保持生活規律, 飲食定時定量, 易消化, 進食細嚼慢嚥、不易過飽, 忌生冷與刺激性食物等。 另外, 保持良好的情緒, 放鬆精神, 適量運動, 對功能性消化不良引起的腹脹很重要。

A、不宜搭配的食物:食物搭配不良會帶來消化問題, 例如蛋白質與澱粉就不是好搭檔, 蔬菜與水果也是不佳的組合, 牛奶不宜與三餐同時用, 糖不要與蛋白質或澱粉合用。

B、服用嗜酸菌:消化不良型脹氣可用嗜酸菌來改善,

因為缺乏這些良性菌是最常見的消化不良因素。 打開10粒膠囊服用, 或使用一湯匙的粉末配方。 對乳晶過敏者, 可改用不含牛乳的製劑。 嗜酸菌也是頗安全的灌腸劑, 開始你可能感到輕微的不適, 不過大約1小時後即可乎息。

C、多喝米湯:米湯及大麥粥對脹氣、排氣及胃灼熱等毛病有效。 用5份的水加一份的米(穀子或大麥), 煮沸10分鐘。 蓋上鍋蓋再慢燉50分鐘。 過濾, 冷卻後, 一天喝數次。

D、應避免的食物:脹氣的主要原因是消化系統無法吸收某類碳水化合物, 豆類容易引起脹氣, 甘藍菜、綠花椰菜、洋蔥、白花椰菜、全麥麵粉、白蘿蔔、香蕉等也容易產生脹氣。

E、適量攝取高纖維食品:雖然高纖維食品有利於健康, 但有些高纖維的蔬菜和水果可能會增加排氣。

如果你想在飲食中增加纖維用量以維持健康, 應從少量開始, 使腸子逐漸適應, 這樣可以減少脹氣。

F、喝醋 :用一湯匙純的蘋果醋加一杯水, 在正餐時啜飲, 有助消化。 也可以早晨起床時先喝一杯檸檬水, 它也有治療及清血的作用。

G、服木炭片 :活性炭能有效地排除過多的氣體, 在你感到不適時, 立即服用5粒。 但你若正服用其他藥物, 則需注意, 木炭粒除了吸收氣體, 也會吸收藥物成分。 同時, 切勿每天使用, 因為木炭的吸收力強, 能吸收有用的營養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