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預防

食用外賣警惕感染性腹瀉

雖然立秋已過, 可惱人的高溫仍然遲遲不退。 炎熱的氣候特徵也使得各類細菌病毒滋生繁殖加快, 造成腸道傳染病激增。

家住清涼門的趙小姐中午嫌天熱, 懶得出門的她就叫了外賣。 結果下午上班時她就開始上吐下瀉, 最後身體吃不消了, 幾乎脫水的她只好到省人民醫院就診, 豈料, 急診室裡還有十多位同事, 全都是叫了那家餐廳的外賣, 嘔吐腹瀉難受不已。 江蘇省人民醫院感染病科的蔡潔醫師說, 類似的狀況近期很多見, 這是夏季腸道傳染病的典型特徵:病從口入。

蔡潔介紹, 夏季最常見的腸道傳染病主要有感染性腹瀉(除霍亂、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傷寒和副傷寒以外的狹義上的感染性腹瀉)、細菌性痢疾以及病毒性肝炎等。

主要經水、食物、日常生活接觸等途徑傳播。 蔡潔介紹, 夏季水源、食物、環境易受污染, 蚊蠅等也在夏季進入繁殖高峰, 它們所攜帶的各種病原體也容易污染上述傳播途徑, 而人在這個季節體能消耗大、胃酸酸度低, 對病菌的抵抗力弱, 所以容易受到病菌的“侵襲”。

細菌性痢疾是夏季腸道傳染病的預防重點之一。 其典型症狀應與普通腹瀉予以區分:患者普遍起病急驟, 可能伴有畏寒、寒戰和高熱, 每天排便10~20次, 粘液膿血便, 其中2-7歲兒童甚至可能因中毒性菌痢引發休克或腦水腫, 後果嚴重、不可小覷。

因此, 應在夏季做好相應的防護措施, 把住“病從口入”, 是預防疾病的關鍵。 具體來說, 夏季飲食應以“清潔、清淡、適量”為原則, 不喝生水, 不吃未煮熟或腐敗變質的食物, 隔餐食物要充分加熱, 因為天熱很容易使食物變質、細菌容易生長;西瓜等水果切開後要儘量吃完, 放入冰箱內保存也不要超過24小時;不喝過期飲料、不吃發黴變質的食品;適當地多食醋。 另外, 應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飯前便後洗手, 做好環境衛生, 防蠅防塵;出現不明原因劇烈腹瀉、嘔吐等症狀時要及時就醫, 如不能及時趕到醫院, 就要在家中及時口服鹽開水補充丟失的水分和電解質。

除此以外, 患者出現腹瀉症狀時, 最好到醫院先做細菌培養以幫助明確所感染的病原體,

特別是細菌性痢疾。 若沒有劇烈嘔吐或其他禁食指征, 腹瀉患者不應自行禁食或過分限制飲食, 可吃一些稀、軟、易消化、有營養的食物(如粥、麵條等), 家中若出現腸道傳染病病人時應注意做好排泄物、物品及環境的消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