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膽紅素偏高是為什麼_為什麼膽紅素會偏高

膽紅素在臨床上屬於非常重要的指標, 主要應用於肝功能的檢查, 也是黃疸鑒別診斷的重要依據。 膽紅素跟人體其他的物質一樣, 也會出現偏高的現象, 分為生理性增高和病理性增高兩種, 我們可以對主要的原因有大致的瞭解。 那麼, 膽紅素偏高是為什麼?下面咱們就來看看吧。

血清膽紅素的測定是肝、膽功能檢查中的一項重要檢測項目。 能準確地反映黃疸的程度, 對臨床診斷隱性黃疸有重要意義。

(一)生理性增高

新生兒生理性黃疸, 在新生兒出生後2~3天出現, 4~6天達到高峰, 7~10天消退, 早產兒持續時間較長, 除有輕微食欲不振外, 無其他臨床症狀。

長期飲酒、劇烈運動等也有可能引起膽紅素增高。 生理性因素引起的膽紅素偏高一般都會在調節後自行恢復。

(二)病理性增高

1.直接膽紅素增高

主要見於阻塞性黃疸、肝細胞性黃疸、肝癌、胰頭癌、膽石症、膽管癌等。

(1)以直接膽紅素增高為主, 直接膽紅素在總膽紅素中所占比例大於30%。 主要見於:肝外膽管阻塞(膽結石、胰頭癌等);肝內膽管阻塞(廣泛肝內膽管結石、華支睾吸蟲病等);肝內膽汁淤積(肝炎、藥物性肝病、妊娠期多發性黃疸等)。

以直接膽紅素增高為主者,

常有發熱、腹痛、嘔吐等症狀, 膽紅素濃度逐漸增高, 一般>170 μmol/L, 尿膽紅素陽性, 糞中尿膽原減少或缺如, 鹼性磷酸酶明顯增高。

2.間接膽紅素增高

常見於急性黃疸型肝炎、急性肝壞死、慢性活動性肝炎、肝硬化、溶血性貧血、血型不合輸血、肝細胞性黃疸、嚴重燙傷、敗血症、瘧疾、脾功能亢進、惡性貧血、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鉛中毒、新生兒生理性黃疸、藥物性黃疸、體質性黃疸、哺乳性黃疸等。

以間接膽紅素增高為主, 血清總膽紅素增高, 其中間接膽紅素占80%以上。 主要見於溶血性黃疸、某些藥物及檢查試劑引起的黃疸、新生兒生理性黃疸等。

(1)以間接膽紅素增高為主者, 可有輸血、特殊藥物、感染及溶血家族史等。

(2)血清總膽紅素增高, 血清膽紅素一般

膽紅素病理性增高應引起高度重視, 及時到醫院進行治療, 抓住治療的最佳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