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調中飲的功效與作用

季節的交替容易引發一些疾病, 讓人心情很低落。 那麼你知道有哪些中藥方劑有益健康呢?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一種方劑調中飲。

【別名】 調中飲子

【處方】 肉豆蔻半兩, 白術(炮)半兩, 人參半兩, 陳橘皮(去白)半兩, 訶子(炮, 去核)半兩, 茴香半兩, 縮砂仁半兩, 甘草(炙)半兩, 藿香3錢, 桂心3錢, 檳榔3錢。

【制法】 上為末。

【功能主治】 小兒胃氣不和。

【用法用量】 調中飲子(《準繩·幼科》卷七)。

【摘錄】 《幼幼新書》卷二十一引茅先生方

【別名】 調中湯

【處方】 蒼術2錢(泔水浸, 麻油炒), 白術(生)1錢, 厚朴(薑汁炒)1錢, 陳皮1錢, 甘草(炙)1錢, 枳實(炒)1錢, 神曲(炒)1錢, 黃連1錢(薑汁炒),

山楂2錢(薑汁炒), 草果8分, 炮薑5分。

【功能主治】 食積類傷寒, 及手足四肢發陰斑。

【用法用量】 調中湯(《張氏醫通》卷十六)。

【摘錄】 《溫熱暑疫全書》卷一

【處方】 蒼術(泔浸麻油炒)2錢, 白術(生)、厚朴(麥汁炒)。

【功能主治】 食積, 類傷寒, 但身不痛者。

【摘錄】 《傷寒緒論》卷下

有關調中飲的功效的問題就講解到這裡, 希望對您有幫助。 雖然調中飲的價值非常高, 但是我們在食用的時候也要注意用量, 一定要謹慎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