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伸不直
膝關節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頻率非常高的一處人的關節, 對於正常人來說, 他們的膝關節一般都是能夠升值的, 而有些人他們的膝關節卻伸不直。 影響膝關節伸不直的原因有很多, 但是大多數都是由於腿部的某些肌肉萎縮而造成的, 今天就為大家具體的介紹一下膝關節為什麼伸不直的原因吧。
膝關節能否伸直, 我們首先想到的必是由股內側肌、股中間肌、股外側肌、股直肌組成的股四頭肌, 股四頭肌具有伸膝的功能。 我們在膝關節外傷的病人中, 太多的病人往往在最後的一點伸膝位上被卡住, 就伸不直了。 其實這個原因很大的一部分是由於股內斜肌制動而萎縮, 不能完成膝關節伸直的最後的10—15°。
股內側肌由明顯形成兩個走向的纖維的構成。 更靠近遠端的斜向纖維(股內斜肌)在四頭肌腱的內側以50°—55°的角度接近髕骨。 餘下的更垂直的纖維(股內長肌)在四頭肌腱的內側以15°—18°的角度接近髕骨。
在股四頭肌的四個組成部分中, 股內側肌最為重要。 它不但參與整個伸直膝關節的過程。 特別在伸直最後10—15度時尤其重要, 這最後幾度是全部伸直過程最重要的節段。 因此, 股內斜肌對膝關節起穩定作用, 在很多活動中保護關節免受損傷。
膝部受傷後或慢性膝功能障礙時, 股內斜肌常常萎縮, 這是因為膝關節受到刺激後出現關節屈曲僵直。 膝損傷後, 由於一段時間膝不能完全伸直出現萎縮。 在這個時候, 由於股內斜肌是膝最後伸直時的關鍵肉, 所以膝部損傷後常常出現萎縮。
股內斜肌肌力不足容易產生膝關節疼痛
股內斜肌(VMO)肌力不足:髕骨受到股內斜肌、股外側肌及髕下腱的作用力牽引, 形成最後的平衡狀態,
膕肌縮短(膕肌有使脛骨內旋的功能)
正常情況下, 膝伸直至最後10—15°時, 需要脛骨外旋。 膕肌縮短或緊張或前後關節囊縮短, 常會引起外旋障礙。 我們往往把膝關節的問題關注在股四頭肌上或者股內斜肌上, 有時能解決問題, 有時卻不能, 這時, 或許我們可以試一下處理膕肌, 也許有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