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預防

中醫從口腔異味判斷疾病

口腔中不同的異味都可能是你身體裡某種疾病的信號。 中醫提醒, 日常不要忽略自己的口腔氣味。

一、煙味——肺部疾病

支氣管炎、肺炎、肺膿腫、肺氣腫、肺癌都能引起口臭。 其中, 有些是由積攢於肺部的黏液引起, 及時治療肺部疾患可使口臭迎刃而解。

值得一提的是, 煙民往往有種容易識別的口臭, 此現象在“老煙槍”們身上尤為明顯。

二、排泄物臭味——肝病

肝衰竭引起的口腔異味也被稱為“死亡的氣息”。 它是因門靜脈高壓且肝功能不全, 硫醇直接進入血液, 最終經肺部逸出。 此氣味略有甜味但又有排泄物的臭味。

三、臭雞蛋味——口腔疾病

有資料顯示, 約八成口臭都由口腔內細菌滋生引起。 我們聞到的那些奇怪的氣味實際上是細菌產生的揮發性硫化物的味道。 這些刺鼻的味道聞起來像臭雞蛋、腐爛的捲心菜或蔬菜, 讓人過“鼻”難忘。 牙周炎、齲齒、假牙的問題都可能產生這種味道。

此外, 某些抗組胺藥、抗抑鬱藥及乾燥綜合征因為能使唾液減少也會產生口氣。 保持口腔清潔、餐後刷牙、睡前不吃東西及一旦發現口腔問題及時就醫等措施都有助於減少口腔問題導致的口臭。

四、酸腐味——胃病

幽門狹窄梗阻可使口腔中散發酸腐味;反流性食管炎或胃病引起的病理性口臭往往由長期慢性嘔吐所致, 真正的元兇是黏附在口腔、咽喉的嘔吐物,

常在H2受體抑制劑或質子泵抑制劑等藥物治療後顯著改善。

五、腐敗味——上呼吸道疾病

上呼吸道疾病如鼻竇炎、扁桃體炎和咽喉炎都會分泌大量黏液, 除部分形成鼻涕, 剩下的均從鼻道流入口咽部最終被咽下。 這些含大量蛋白質的黏液可部分黏附於舌根後部或口咽部進而產生味道。

當很多鼻竇炎或咽喉炎患者喉嚨不舒服時, 常吞咽口水或吐痰、咳嗽, 望借此把黏附於舌根的黏液去掉。 實際上, 這樣做的效果未必顯著。 不妨吃一片麵包或一些芹菜莖, 在吞咽這些食物時黏液就被順勢“掃”進胃裡。

六、爛蘋果味——糖尿病

若此病患者體內酮體過多並出現酮症酸中毒, 則該患者呼出的氣體有典型的“爛蘋果味”或“洗甲水味”。

這是因過量的酮體產生卻無法及時代謝, 導致丙酮累積並在肺部, 于呼吸時部分被排出, 於是發出此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