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迫性窮思竭慮怎麼辦?
生活總是美好的, 即使我們會碰到不開心的事情, 但是開心的日子總是比較多的, 這句話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是對的。 但是也有部分人他們的想法和我們不一樣, 他們每天都過的很憂慮, 總是覺得生活很困難, 認為他們什麼事情都沒做好。 這種思維很可能是強迫性窮思竭慮。 出現強迫性窮思竭慮該怎麼辦呢?
強迫性窮思竭慮(Obsessive rumination), 顧名思義, 患者的痛苦來自自身的內心思維, 這些思維反復出現, 難以自拔, 這些思維的內容往往令人不快或並沒有什麼實際意義, 患者本身對此很清楚, 並試圖作出抵制(並非都是如此),
臨床鑒別
(1)強迫意向:在一些場合下, 患者出現一種與當時情況相違背的念頭, 而且被這種意向糾纏。 患者明知這是違背自己意願的, 但卻無法控制其出現。 如懷抱嬰兒的母親站在陽臺上時, 突然產生將嬰兒拋下樓的想法,
(2)強迫計數:與強迫聯想有關的不可克制的計數。 病人不自主地計數一些事物, 甚至計數自己的腳步、路邊樓房的玻璃窗、公路旁邊的標誌燈。 病人自知無任何意義, 而且數後不再記憶, 但無法控制。
(3)強迫洗滌:怕不罹患某種傳染病。 患者接觸某物, 則要反復洗手, 明知手已洗乾淨, 但卻無法控制, 否則心境不寧。
(4)強迫性儀式動作:這是一套重複刻板的相互聯繫的動作。 此種儀式性動作往往對病人有特殊的意義, 病人完成這種儀式是為獲得幸運和吉兆, 從而使內心感到安慰。 如進門時要完成一套動作表示他孩子的病就能逢凶化吉, 自己明知毫無意義, 但如不做到則焦慮不安。 該症大多起病緩慢, 病程較長。 如急性起病, 誘因明顯, 病前無強迫人格者一般預後良好。
強迫性窮思竭慮應該如何預防?
治療的若干個注意點:
1.仔細考慮對一切以往回避的情境進行暴露。
2.對恐懼刺激和想法的暴露進行指導。
3.儀式動作和回避行為, 即反應預防。 暴露的實施和反應預防的細節都要考慮並和病人事先討論, 示範, 自我練習都可採用以促進治療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