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孩子最渴望的10件禮物,竟沒有一件與物質有關

父母希望給孩子的禮物, 往往是物質上的。 也對, 在現在這個大的社會環境下, 大多數的父母每天都在忙於生計、忙於工作;在給孩子選擇禮物的時候, 往往也只能夠拿出物質, 以求能夠彌補孩子精神上的空缺。 但父母未必能夠知曉孩子的心理, 他們心裡到底需要什麼樣的禮物?

No.1給孩子愛的表達

在孩子身邊時全心全意的陪伴;

孩子遇到困難時輕拍他們肩頭的手;

孩子受了委屈時一個溫暖的懷抱;

孩子回家時的一個問候;

還有一句“爸爸媽媽愛你”的表達。

根據調查, 以上這五項是多數孩子表示最想要的愛的方式。

中國是一個講究深沉含蓄的國家, 長輩都不願意表白自己對孩子的愛, 可是, 孩子們需要家長把愛說出來做出來。

另一方面, 這些年來一直都居高不下的離婚率又讓很多孩子失去了完整的愛, 作為家長應該創造機會讓孩子能儘量享受完整的愛。

No.2請尊重我的個人形象

把孩子打扮成酷哥、靚妹都是現在的家長們很願意做的一件事, 至於孩子們是不是喜歡家長給自己設計的“包裝”就不管了。 有些家長總是愛用自己孩子的缺點去比別人家孩子的優點, 有些父母總是在別人面前說自己孩子的不好, 而不當眾對孩子進行表揚。 然而事實是, 有以上的孩子對家長的這些行為表示不滿。 孩子也重視自己的個人形象。

給你的孩子適合他們年齡的打扮, 讓你的孩子獨立地去從事一些事情, 然後說一聲:“做得好”在外人面前, 如實地誇獎自己的孩子。

No.3爸爸媽媽的尊重

把孩子的秘密當做笑話對別人講, 家長們對孩子的一些良好行為通常不能給予適當而及時的稱讚, 而對孩子的錯誤, 總是不分場合地過分指責和嘲笑。

兒童的自尊是通過父母對其尊重培養出來的。 尊重意味著你必須將孩子看成是獨一無二的“這一個”, 允許孩子發展自己的愛好和追求。 尊重他的個性, 不要什麼都替他做主, 多對孩子伸出拇指而不是食指。

No.4爸爸媽媽給我當榜樣

在孩子的整個成長期, 都會模仿父母的行為, 並以父母為楷模。

家長應時刻提醒自己,

你的孩子正在觀察你, 因此你必須十分注意自己的一舉一動, 努力去提升自己。 把你自己當成一個好榜樣, 作為禮物送給孩子。

No.5告訴我做人的道理

孩子成長的道路上, 需要家長提供一些為人處世的規則, 以使其懂得凡事不能為所欲為, 以及自我約束的重要性。 這些教育卻不能是生硬的。

你所規定的一切一定要讓孩子理解, 而且一定是正確的。 對一切人和事要平等對待。

No.6讓我和爸爸媽媽一起玩

60%以上的孩子, 和家長在一起遊戲的時間平均每天不到半個小時, 的孩子不到分鐘, 另有近的孩子在一天之內見不著家長。 對於孩子們來說, 再多的玩具, 再好的保姆, 再高檔的幼稚園也代替不了爸爸媽媽。

即使工作再忙再累,

也要抽出時間來和孩子在一起盡情地玩兒, 要讓孩子知道他在你心目中始終是第一位的。 在玩兒的時候, 你一定要愉快而不是應付, 讓他知道你非常樂意與他在一起。

No.7給我一個小夥伴

孩子需要與同齡或略大的孩子玩耍, 和夥伴在一起孩子能學會妥協、同情和合作, 還會發展出一些新技巧、興趣、責任心等等。 可是, 沒有夥伴成為現在城市孩子最大的煩惱。

家長們可以把緊閉的房門打開, 迎接孩子的夥伴, 或是讓孩子走到外邊去接觸更多的朋友。

No.8和我一起養成好習慣

在現在這個時候, 這一件禮物就更顯得重要, 大部分孩子覺得以前父母不愛打掃衛生, 不愛鍛煉, 不注意飲食衛生。 而近來, 家長們都在改變著自己的生活,

孩子們很高興。

保持你的好習慣。

No.9給我一個可達到的目標

孩子沒有出生就開始學習, 孩子剛睜開眼睛看世界就面臨著學習的壓力, 孩子剛會說話就開始讓孩子學著閱讀, 孩子一天天地長大, 目標也一個個地增多, 學習的壓力就越來越大。 所有的孩子都不希望家長揠苗助長。 他們說:“我們要的是學習的動力而不是壓力。 ”

對孩子來說, 壓力過大會影響他們學習的內在動力。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學習敏感點, 一起與孩子探索自我學習的方式, 學習的興趣和動力來自家長的理解和合理的目標要求。

No.10讓我們一起笑起來

“我們的父母太嚴肅, 太沒有幽默感。 ”這就是很多孩子覺得影視劇裡的父母很出色的一個原因,

因為, 那些父母總是和孩子一起歡笑。

建議:中國的傳統使很多父母覺得, 在孩子面前就應該嚴肅, 這樣才有威嚴, 其實, 愛笑的父母會讓孩子看到生活輕鬆和愉快的一面, 讓他們對生活充滿信心。 不要總是對孩子一本正經, 笑聲能讓他們更加熱愛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