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預防肺結核的膳食營養攻略

從1995年開始, 世衛組織(WHO)將每年的3月24日, 定為世界防治結核病日, 目標是:Unite to End TB: Leave no one behind!譯為“聯合起來消除結核:不讓任何人掉隊!”

我們國家對結核病的預防控制十分重視。 2017年2月, 國務院印發了《“十三五”全國結核病防治規劃》, 通過政府領導大眾參與, 到2020年實現全國肺結核發病率下降到58/10萬以下, 疫情偏高地區發病率較2015年下降20%。

結核病是由結核桿菌引起的慢性傳染病, 這種細菌其實可以侵入身體的許多器官, 只不過最鍾愛肺, 所以最常聽到的就是肺結核, 也就是肺癆。 結核桿菌是一種“欺軟怕硬”的細菌, 營養不良的人患病概率大,

所以保證營養是預防結核病的第一步。

在平衡膳食的基礎上, 我們應當保證膳食的結構是高能量、高蛋白質、高維生素且含有充足礦物質的, 此外也應多飲水。 具體來說就是要保證每日至少進食250克主食、500克蔬菜、250克水果、1個雞蛋、350毫升奶、100-150克肉、50-100克豆製品及1.5升水。

能量

應稍高於正常人, 一般以能維持正常體重為原則, 在毒血症不明顯, 消化功能良好的情況下, 按每千克體重40-50千卡的能量供給, 全日能量達2400-3000千卡為宜, 以滿足患者的生理需求及疾病的消耗。

但結核肥胖患者、老年患者及伴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能量不宜過高, 一般控制在2000千卡左右。

蛋白質

蛋白質是保證結核病營養治療的第一要素。 提高蛋白質的供給量,

占總能量20%, 或按每千克體重計算, 給予結核合併糖尿病患者每天每千克體重1.5-2克蛋白質, 其中優質蛋白質應占50%以上, 優質蛋白質來源於乳類、蛋類、魚類、肉類、動物內臟和豆製品等。

牛奶中含有豐富的酪蛋白和鈣質, 患者應每天食用350-500克, 但不超過500克, 對於乳糖不耐受患者可選擇舒化奶或優酪乳。

碳水化合物

應足夠, 食量不足, 不利於保護肝腎功能, 攝入量一般不加限制, 但是結核患者伴有糖尿病時, 碳水化合物的供給量每天應限制在200-300克左右, 其中應包括一部分粗糧。

脂肪

適量, 每日攝入量在60-80克, 儘量降低飽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攝入。 烹調用油控制在每日25-30克為宜, 宜選擇大豆油、花生油等植物油, 亦可應用橄欖油、山茶油、亞麻籽油等富含單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油調製涼菜。

維生素和礦物質

多吃富含維生素和某些礦物質的食物, 以滿足機體對維生素的需求。

維生素A:長期食用高蛋白膳食, 維生素A的需要量也隨之增加, 且嚴重營養不良的患者肝臟中維生素A的儲量低下, 也需要加以補充, 維生素A還可增強上皮細胞抵抗力。

良好來源:動物肝臟、魚肝油、乳製品、蛋黃等。

維生素D:長期採用高蛋白膳食易出現負鈣平衡, 維生素D可促進鈣的吸收, 平衡高蛋白膳食引起的低鈣水準。

良好來源:魚肝油、蛋黃、海魚, 經常曬太陽是最經濟實惠的方法。

B族維生素:高能量膳食中B族維生素的供給量應明顯增加, 維生素B1和B6還能減少抗結核藥物的副作用。

良好來源:維生素B1的良好來源是雜糧、瘦肉、動物內臟、豆類、堅果等, 維生素B6的良好來源是白色肉類、肝臟、豆類、堅果類。

維生素C:具有參與神經遞質的合成、增強機體的免疫力、增加膳食中非血紅素鐵的吸收率等作用。

良好來源:新鮮蔬菜和水果。

鈣:病灶鈣化需要大量的鈣質。

良好來源:乳製品、豆製品、綠葉蔬菜、海帶、紫菜、蝦皮等。

鐵:補充結核病患者, 尤其是伴有咯血、貧血、低蛋白血症者所需血紅蛋白。

良好來源:動物肝臟、動物全血、畜禽肉類、魚類等。

鎂:對神經系統和心肌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還可促進骨骼生長和維持骨骼正常功能, 對於結核患者尤其是骨結核患者有著重要的作用。

良好來源:綠葉蔬菜、粗糧、堅果等。

膳食纖維和水

足夠,

以保持大便通暢, 預防便秘, 防止消化不良和避免體內廢物積聚的必要措施。 除腸結核患者外, 其他結核患者每天應供給一定數量的膳食纖維豐富的食物, 如新鮮蔬菜、水果及粗糧。 必要時可選擇膳食纖維製劑, 每天補充10-20克為宜。

(本文感謝:“營養進萬家”微信公眾號)

文/高潔(營養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