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西洋參-滋陰補氣 夏季良方

夏季養生吃什麼好呢?根據夏季的氣候特點, 一些溫性或者涼性的中藥材是進補的佳品。 今天小編教大家夏季怎樣用西洋參進補。


西洋參, 味甘微苦, 性涼, 入心、肺、腎經, 藥性特點為滋陰補氣、清熱生津, 被視為補藥之上品, 主要用於氣虛陰虧所致的心悸怔忡, 心煩內熱, 肺虛久咳, 健忘失眠, 精神不振, 咽幹口渴, 脈虛而數, 舌苔少津等, 如現代醫學所謂的心功能不全、心臟神經官能症、神經衰弱、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亞健康狀 態及病後或化療放療後體力不支等。 張錫純說:“西洋參能補助氣分, 兼能補助血分。 因其性涼而補, 凡欲用人參而不受人參之溫補者, 皆可以此代之。 ”蒲輔周則 雲:“益氣生津, 清熱潤肺, 西洋參為好, 但可用沙參、玉竹代替。 ”西洋參的常用量為3~10克, 大劑量可用10~30克。
西洋參現代研究
西洋參含有皂苷類活性成分, 與人參所含皂苷類成分相似。
西洋參具有明顯的中樞神經抑制作用, 並有抗缺氧、抗疲勞、抗應激的作用, 對心血管系統有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增加心肌血流量和降低冠脈阻力等作用, 還有止血、抗利尿、降血脂、抗失血性休克和增強機體免疫功能等作用。
西洋參藥膳
西洋參的服食方法有含化法、沖粉法、燉服法、蒸蛋法、茶湯法、煮粥法、泡酒法等, 可根據自己的喜好而選用, 但要注意三點:一是服用西洋參不宜飲茶, 因為 茶中有鞣酸, 可降低西洋參有效成分的吸收;二是服用西洋參後不宜吃蘿蔔, 因蘿蔔是破氣的;三是脾胃虛寒, 常有胃痛腹瀉者不宜服用。
1.西洋參粥:西洋參3克, 麥冬10克, 淡竹葉6克, 大米30克。 先將麥冬、淡竹葉水煎, 去渣取汁, 加入大米煮粥,
待粥將熟時, 加入西洋參共煮。
此粥具有益氣養陰、清熱和胃的作用, 用於氣陰不足之煩躁、口幹、氣短乏力等。
2.洋參龍眼飲:西洋參片3克, 龍眼肉30克, 冰糖5克。 將三味同放入蒸碗中, 加水適量, 上籠蒸2個小時, 至稀膏狀, 起鍋備飲。
此飲具有益氣養血、滋陰安神的作用, 用於氣陰兩虛、心脾不足所致的心悸失眠多夢, 健忘腦衰, 面唇淡白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