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股骨粗隆間骨折分型有哪些

股骨間隆間骨折不是一種很常見的骨折疾病, 這個股骨粗隆間骨折出現的患者人群大都是中老年人。 而且這個骨折發生的原因也是因為出現了大的猛烈的撞擊造成的, 所以一般不是很常見, 但這不是代表沒有出現過。 其實股骨粗隆間骨折的類型也是有很多, 很多人都不瞭解這方面的知識, 這裡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關於這個的內容。

定義:股骨粗隆間骨折系指股骨頸基底至小粗隆(小轉子)下緣之間的骨折。

概述:股骨粗隆間骨折多見於老年人, 男性多於女性, 約為1.5:1, 屬於關節囊外骨折。 美國每年發生超過25萬例髖部骨折, 總的的治療費用估計超過80億美元, 其中股骨粗隆間骨折約占1/2,我國統計股骨粗隆間骨折患病年齡平均為70歲, 比股骨頸骨折患者高5~6歲, 高齡患者長期臥床引起併發症(肺炎;褥瘡;泌尿系感染)較多, 病死率為15~20%。 股骨粗隆部有許多肌肉附著,

所以局部的血液供給豐富, 加以骨折的接觸面積大, 因此, 骨折後癒合連接一般不成問題。 主要問題是有發生髖內翻的趨勢, 形成畸形連接, 造成跛行, 並由於承重線的改變, 可能在後期引起患肢創傷性關節炎。

病因及危險因素:

1.直接暴力:大粗隆受到直接打擊。

2.間接暴力:下肢突然扭轉、跌倒時強力內收或外展。

3.骨質疏鬆:骨質疏鬆本身不是單獨的危險因素, 但絕經後婦女增加鍛煉、激素替代治療並攝入足夠的鈣質能夠降低股骨粗隆間骨折(髖部骨折)的發生率。

股骨粗隆間骨折分型的相關內容就是上面介紹的那些內容, 特別提醒的就是一定要注意對老人的照顧, 避免老人在下雨天時候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