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對抗白內障 手術不可替代

白內障是眼球內的晶狀體混濁, 正常晶狀體是透明的雙凸透鏡, 承擔眼的屈光成像, 相當於照相機的變焦鏡頭。 晶狀體混濁就會造成視物模糊、視力下降甚至失明, 當白內障引起明顯的結構改變時可能合併青光眼等嚴重併發症。

正是由於晶狀體的功能非常重要, 一旦發生晶狀體混濁導致視功能下降, 就應該進行白內障手術。 國內多位眼科權威專家也強調,目前治療白內障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手術, 這是全球眼科醫生的共識。 目前還沒有有效的藥物治療。

得益于現代白內障手術技術和人工晶狀體的發展,

現代白內障手術不僅能提高視力, 還能矯正原有的近視、遠視和散光, 部分眼部條件合適的還可能同時矯正老化。

白內障手術可降低死亡率

白內障手術提高視功能後能全面改善生活品質, 減少視物不清相關的外傷如摔跤等風險, 增強自信。 人對外界資訊的獲得90%以上靠視覺完成, 視力提高後不僅可以豐富精神文化生活, 同時也有研究顯示, 還能改善睡眠品質, 減輕抑鬱傾向。

2016年美國JAMA雜誌發表的一項大樣本研究發現, 白內障手術與人群總死亡率的降低有關;根據性別進行分類, 又指出女性死亡率降低與白內障手術相關性更強。 考慮到女性白內障群體比男性龐大, 相比男性而言, 女性盲增加7%,

女性視力受損增加33%。 將女性行白內障手術干預的41735名與未行手術治療的32309名女性進行比較, 並考慮到研究中多種混合因素影響, 對結果進行校正後顯示白內障手術與總死亡率降低60%相關。

該不該手術不能只看視力

視力達到多少需要做白內障手術沒有統一規定, 即視力好壞不是唯一指標。 有時患者視力還不錯, 甚至能達到0.8, 但對比敏感度差或因存在青光眼等風險時也應儘快接受手術。 當然, 手術時機的把握不僅取決於白內障導致視力下降的嚴重程度, 也與患者對視力的需求密切相關, 有些患者因工作或生活對視功能的依賴度很高會積極要求白內障手術, 此時醫生會權衡利弊幫助做決定。

很多老年人都是等到白內障成熟了,

視力已經非常差甚至看不見時, 才考慮做手術。 這是非常錯誤的觀念。 嚴重和晚期的白內障不僅給手術增加了難度, 術後恢復慢, 也會增加術後併發症的幾率。 因此, 不要等白內障完全成熟了再去做手術, 只要臨床檢查指標達到手術指征, 就應該積極進行手術治療。

做好術前準備利於視力恢復

首先要去醫院進行全面的眼科檢查, 確定需要白內障手術後還要做體格檢查, 原有全身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等需內科治療達到手術要求, 術前需點抗生素眼藥水預防感染, 手術當日需進行眼部清潔、散瞳等。

雖然現在很多醫院白內障已成為日間手術, 但並不是做完手術就萬事大吉, 還需要術後遵醫囑點抗生素和抗炎眼藥水,

一般術後一周、一個月、三個月要到醫院進行複查。 白內障手術通常是先做一隻眼, 如果需要做另一隻眼手術, 中間有個時間差。 所以, 如果決定做手術, 還要提前安排好時間和生活。

總之, 白內障手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是十分確切的, 是目前治療老年性白內障最行之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