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媽媽腕的原因及治療方法

文章導讀

新媽剛剛歷經千辛萬苦順利的生下了寶寶, 在享受著初為人母的甜蜜時, 生活也漸漸忙碌起來, 照顧小寶寶也是很累人的事情, 因為寶寶無處不需要媽媽的照顧。 如果不注意方式方法, 新媽們很容易遭受“媽媽腕”。

產後“媽媽腕”治療Tips_1

寶寶呱呱落地給新媽媽帶來了無限的幸福與快樂, 媽媽對嬌嫩的小生命呵護備至, 忙碌的日子也就從此開始。 給寶寶換尿布、洗澡、餵奶、抱著寶寶入睡, 凡是寶寶的事情媽媽都要親力親為, 但是一般還沒出“月子”, 媽媽就感到力不從心了。 原來是媽媽的手腕在作怪, 媽媽的手腕疼痛難忍, 手腕不敢下垂, 抱孩子更是費力, 這到底是怎麼了?

常見的“媽媽腕” 其實手腕痛是產後媽媽常見的一種疼痛, 俗稱“媽媽腕”, 是當了媽媽之後容易得的病, 臨床上又被稱為“手腕狹窄性肌腱滑囊炎”。 症狀常常是慢慢加重, 大拇指底部的腫痛造成大拇指或手腕活動不便,

做抓、握、擰、捏等動作時, 會引發或加劇腕部的疼痛, 做家務常常使不上勁, 嚴重時還會影響睡眠, 疼痛有時像神經痛一樣, 會往上痛到手臂, 往下痛到大拇指末端。

如何確定“媽媽腕”?

●首先是“媽媽腕”疼痛的特定部位是大拇指近手腕的地方, 可看見在手腕橈骨(可以摸到脈搏的部位附近)末端突出的部位有一點水腫, 按壓時疼痛。

●其次可以做芬科斯試驗。 即將大拇指握住, 並且將您的手腕彎向小指側時, 疼痛會加劇, 如果這樣, 您就有可能得了“媽媽腕”, 因為發炎的肌腱滑囊受到拉力牽扯而引發了更強烈的疼痛。

●鑒別診斷。 用超聲波檢查來做進一步的確診, 以排除其他有類似症狀的疾病。

如、橈骨神經痛、腕骨骨關節炎和手腕隧道症候群。 尤其是手腕隧道症候群一定要與“媽媽腕”鑒別開來, 手腕隧道症候群是由於手腕過度使用加上懷孕內分泌因素的影響, 造成正中神經受壓迫, 引起手麻甚至是局部肌肉萎縮。

“媽媽腕”的原因

與懷孕、分娩有關的因素

●懷孕後期及產後, 因為體內激素水準的變化, 易引起手腕韌帶的水腫、肌腱韌帶也變得鬆弛、強度變差, 長時間活動減少, 使肌力減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