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食譜

進入三伏天 推薦素拌涼面好吃又開胃

主題:素拌涼面

食材:細面條500克, 黃瓜1根, 綠豆芽少許, 大蒜5瓣, 小蔥、香菜適量, 紅油、生抽、香油、醋、食鹽、花椒油、食用油適量

做法:

1、將黃瓜洗凈后切絲、綠豆芽洗凈后用開水焯燙熟后備用, 大蒜切蒜末加適量清水制成蒜水, 小蔥切蔥花、香菜切小段后備用;

2、鍋中燒開水, 下入面條煮熟后撈出, 過涼水并不斷攪動, 以防面條相互粘連;

3、過水后撈出稍微瀝干水分, 放入大容器中, 一邊加食用油一邊不斷攪拌和抖動涼面, 直至面條徹底變涼且每一根面條都分開;

4、將面條撈入碗中, 在上面加上黃瓜絲、綠豆芽, 澆2-3勺蒜水, 加適量香蔥和香菜, 再加少許紅油、生抽、香油、醋、食鹽與花椒油等攪拌均勻后即可食用。

對于不能吃辣的人, 也可以不放紅油, 或將蒜水及紅油去掉, 增加芝麻醬或花生醬, 同樣別有風味。 按照喜好, 還可以加入肉末、炸花生、酸豆角、酸蘿卜丁等進行搭配。

四季養生營養提示:

一、“頭伏餃子二伏面”的科學道理在哪里?

為什么要在三伏的時候吃面食呢?相比許多網友都對此抱有一定的好奇。 實際上, 這樣的風俗從三國時期左右就開始了。 《魏氏春秋》上說, 何晏在“伏日食湯餅, 取巾拭汗, 面色皎然”, 這里的“湯餅”就是熱湯面, 意思是說, 何晏在三伏吃了熱湯面以后, 面色反而顯得非常好, 人們爭相效仿后, 就變成一種傳統規矩傳承了下來。

在“三伏”到來時, 氣溫很高, 所謂“苦夏”正是如此。 古人沒有現代人這么高檔的降溫家電可以使用, 在高溫下消化酶大量失活, 導致人們胃口不佳、食欲不振, 而進食量的減少直接導致了原本就沒什么營養的古代人免疫力降低、疾病增加。 而面食主要以碳水化合物組成, 能夠直接地為人臺提供必需的能量和營養, 預防人體免疫力下降而可能到來的各種疾病, 為夏季人們強身健體提供了營養上的保證。 如果是吃熱湯面等, 更能刺激人們發汗, 減少體內濕寒, 增加新陳代謝。 因此, “頭伏餃子二伏面”是有科學道理的。

二、面食以碳水化合物為主, 應搭配蛋肉蔬菜

我們講究營養上的均衡, 面食一般是小麥制成的, 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 主要功能是提供能量, 但是如果人的一餐只有碳水化合物而沒有蛋白質、礦物質和維生素等, 漫長的夏季過后很容易出現因缺乏維生素和礦物質而導致的各種亞健康狀態。

在吃涼面時食神建議, 應當適當搭配蔬菜如胡蘿卜、黃瓜、生菜、菌菇等補充維生素, 同時可以搭配肉類及雞蛋等, 平衡膳食, 均衡攝入各種營養, 不但能讓面食更加可口, 也能夠更均衡地攝入人體需要的各種營養素哦!吃完涼面, 如果能再吃200克左右的水果, 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