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南蛇藤葉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出自《中國藥植志》

【拼音名】Nán Shé Ténɡ Yè

【英文名】Leaf of Oriental Bittersweet

【來源】

藥材基源:為衛矛科植物南蛇藤Celastrus orbiculatus Thunb.的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elastrus orbiculatus Thunb.[C.articulatus Thunb.]

採收和儲藏:春季採收, 曬乾。

【原形態】南蛇藤 落葉攀援灌木, 高達3-8m。 小枝圓柱形, 灰褐色或暗揭色, 有多數皮孔。 單葉互生;葉柄長1-2cm;葉片近圓形、寬倒卵形或長橢圓狀倒卵形, 長5-10cm, 寬3-7cm, 先端漸尖或短尖, 基部楔形, 偶為截形, 邊緣具鈍鋸齒。 腋生短聚傘花序, 有花5-7朵, 花淡黃綠色, 雌雄異株;花萼裂片5, 卵形;花瓣5, 卵狀長橢圓形, 長4-5mm;雌花具有5雄蕊;雌蕊1, 子房上位, 近球形, 柱頭3裂;雄花的雄蕊稍長, 雌蕊退化。 蒴果球形, 直徑7-8mm。 種子卵形至橢圓形,

有紅色肉質假種皮。 花期4-5月, 果熟期9-10月。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丘陵、山溝及山坡灌叢中。

資源分佈:分佈于東北、華北、西北、華東及湖北、湖南、四川、貴州、雲南。

【化學成份】含山柰酚-7-a-L-鼠李糖甙(kaempferol-7-a-L-rhamnoside), 山奈酚-3, 7-二-a-L-鼠李糖甙(kaempferol-3, 7-a-L-rhamnoside), 山奈酚-3-β-D-葡萄糖-7-a-L-鼠李糖甙(kaempferol-3-β-D-gluco-a-L-rhamnoside), 槲皮素-3-β-D-葡萄糖-7-a-L-鼠李糖甙(quercetin 3-β-D-gluco-7-a-L-rhamnoside), 槲皮素-3, 7-二-a-L-鼠李糖甙(quercetin-3, 7-a-L-rhamnoside)。

【性味】苦;辛;平

【歸經】肝經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解毒消腫;活血止痛。 主風濕痹痛;瘡瘍癤腫;皰疹;濕疹;跌打損傷;蛇蟲咬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15-30g。 外用:適量, 鮮品搗敷, 或幹品研末調敷。

【各家論述】《中國藥植志》:治毒蛇咬傷。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