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葡萄藤葉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綱目》

【拼音名】Pú Tɑo Ténɡ Yè

【來源】為葡萄科植物葡萄的藤、葉。

【化學成份】莖含還原糖、蔗糖、澱粉、鞣質、黃酮類化合物。 葉含酒石酸、蘋果酸、草酸、延胡索酸、琥珀酸、檸檬酸、奎寧酸、莽草酸、甘油酸。 又含異槲皮甙、槲皮甙、芸香甙。 根、藤、葉含橡膠質、糖類等。

【性味】《綱目》:甘澀, 平, 無毒。

【功能主治】

治水腫, 小便不利, 目赤, 癰腫。

①《滇南本草》:葉治火眼, 汁治咳嗽。

②《滇南本草圖說》:采葉貼無名腫毒。

③《綱目》:飲其汁, 利小便, 通小腸, 消腫滿。

④《陸川本草》:治嘔吐, 惡阻, 腫脹。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3~5錢;或搗汁。 外用:搗敷或煎水洗。

【附方】治水腫:葡萄心(嫩葉)與螻蛄(去頭尾)同研,

露七日, 曝幹, 為末, 淡酒調下, 暑月用佳。 (《活法機要》)

【摘錄】《*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