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詳細介紹人參果的栽培技術

文章導讀

人參果是原產於我國天梯山的一種水果。 據史料記載, 早在唐代以前, 天梯山武威地區就已經在種植了, 只不過由於這裡地處偏遠、交通不便, 長期以來這裡到底種了些什麼, 外面世界的人們是既不知道, 也不沒有真正關心過。

種植地的選擇

一般應選擇陽光充足土壤含沙也較肥沃, 用水排灌方便的地塊, 山區山壟田病菌少種植也非常好。

整畦與種植規格

種單行畦寬60公分, 雙行100公分, 株距40公分, 開穴挖細, 畝種1500株左右, 施基肥前最好穴內撒些防病蟲藥。

施肥方法

首先在穴內施入豬雞腐熟糞或發酵過的菜餅肥與土拌勻做基肥;種後當日應施入人糞尿或豬尿水肥,

促其早生快長。 以後7天一次追施人糞尿水肥, 並在每尿桶中加入碳銨150克;開花結果後再畝施入複合肥每次50斤, 每月一次, 以利壯杆及保花保果。

種子育苗方法

即在計畫育苗的地塊或木箱內拌入適量的基肥, 整細澆透水肥, 再將細小的種子一粒一粒鉗播於土中, 粒距7—10公分, 蓋上濕細沙, 以後畦面乾燥應用噴霧器噴濕, 以防衝動種子, 7—15天齊苗;有蟲害用敵百蟲或氰戊菊酯滅蟲, 苗長至10公分移栽。

整形與修剪

“人參果”分枝萌發力極強, 每株在10至20公分之間留3—4個枝條為結果枝條, 其餘枝條全部剪去育苗播插或作畜禽飼料;開花結果後每束花果只能留1—2個果,

這樣果大品質好, 賣價高。

搭架護果

掛果後枝條承受不了果的重量, 必須用60—100公分長的竹木條扡插並將果系牢, 以防斷枝爛果造成損失。

留種及繁殖

高溫期結的果沒有種子, 適溫結果有少量種子, 種子千粒重1克左右, 發芽率較低, 只有細播重管苗才多。 如扡插育苗即應選擇無病健壯枝條剪下, 爾後每段10—12公分長, 插入土3—5公分, 插後加強水肥管理和病蟲的防治, 一般25天以後可移栽或出售。 [2]

栽培要點

人參果適宜南亞熱帶地區大田種植或中亞熱帶採用設施栽培。 人參果生長的適宜溫度是25℃, 能忍耐3~5℃低溫, 低於0℃會凍死。 在15~30℃內可不斷開花結果, 連續結果時間長、座果率高, 畝產可達到2000~3000公斤。 我市近年來引進栽培, 取得成功。 其栽培要點有:

整地、施肥與定植

選擇灌溉方便, 通風透光, 土質疏鬆肥沃的中性土壤栽種。 人參果為多年生草本植物, 應施足底肥, 畝施農家肥4000~5000公斤, N、P、K三元複合肥50~70公斤, 按株行距40~70釐米, 深耕20~30釐米, 然後平整土地, 整成寬70釐米條狀畦, 畦面高出地面10釐米。 選用高15釐米左右, 枝條多, 枝幹粗壯, 葉片茂盛, 無病蟲害的壯苗定植, 以50釐米×50釐米的品字形栽植, 一般以今晚定植為宜, 畝植2000~3000株。 定植後澆足定根水。

肥水管理

除施足底肥外, 還應追肥兩次:一次是在果苗生長到30釐米左右時;另一次在果苗接近開花時, 每畝施N、P、K肥各3公斤, 離苗木主根10釐米外澆灌。 開花結果期應適當增施硼肥等微量元素或保豐素2號。 少量勤施N、P、K複合肥, 並注意中耕除草, 一般10天施一次肥,

開花後多施鉀肥。 3~6月、9~11月是人參果生長發育和開花結果需水最多的時期, 應及時澆水。

整枝修剪

人參果萌發力強, 應及時修枝打杈, 從植株15~20釐米以上部分, 選留3~5枝健壯、分佈均勻的枝作為主枝, 其餘的全部剪除。 每個側枝上留2~3個花序, 每花序留2~3個果, 其餘的花序、小果全部疏除。 每株最多只結30個果。 由於人參果的莖幹較軟, 開始結果時須用竹杆或塑膠繩搭架, 以防倒伏。

病蟲防治

人參果的主要病害有疫黴和灰黴病, 每畝可用百菌清110~150克兌水400~800倍液, 灰黴淨600~800倍液, 多菌靈、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主要蟲害有蚜蟲和紅蜘蛛, 可用1500倍液三氯殺蟲蟎醇, 1500倍液噠嗪酮、滅掃利等交替使用。 應注意, 人參果對氧化樂果或敵敵畏十分敏感,

應禁止使用。

適時採收

當果實外觀出現清晰紫色彩條紋, 或無條紋但果實外觀表皮光亮、光滑時即可採收, 若需貯藏可七、八成熟時採收, 在常溫下貯藏期40~60天, 果實可在元旦至春節前後果蔬淡季上市。

栽培管理禁忌

1、忌溫度過高過低 氣溫高於38℃或低於8℃時, 人參果不能正常生長;低於0℃時會整株被凍死。

2、忌在澇窪粘重地塊栽培 人參果怕澇。 在雨季, 特別是雨水過多的年份, 極易爛根, 嚴重的會整株死亡。

3、忌農藥使用不當 人參果對樂果農藥極為敏感, 不宜使用其防治蚜蟲和蟎類, 否則造成死株或絕產。

4、忌不及時摘除側芽 人參果側芽極易萌發。 這不僅影響生長, 還會造成生理落花, 影響坐果。 所以除選留枝外, 其餘側芽都應及時摘除。

5、忌濕度過大 濕度過大易引起疫黴病, 所以要注意給大棚通風換氣, 降低濕度;多雨的年份注意及時噴灑新高脂膜、多菌靈、百菌清等進行防治。

提示:以上敘述的栽培技術是我國引進國外品種時學來的, 僅供專業人士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