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防“美麗陷阱”當端正美容觀

隨著畢業季和暑期的來臨, 商家再度將目光聚焦在消費能力逐漸增強的學生群體身上。 這其中, 不少醫療美容機構也加入到暑期經濟的競爭中。 “暑期速美”“畢業季整形專場”等, 在醫美機構名目繁多的廣告攻勢背后, 是近年來逐漸龐大的學生醫美整形市場。 (中新網)

如今, 學生美容需求旺盛。 不少學子篤信, 蛻變要從提高顏值開始, 姣好的外貌像名牌大學文憑。 甚至有學生懷揣“進不了演藝圈, 當網紅也好”的成名夢。 一份2018年的醫美行業調查報告顯示, 選擇醫美整形的消費者中, 19歲以下占18.81%, 20歲~25歲占40.41%, 兩者相加接近六成。

然而, 正如專家所言, 不建議18歲以下的孩子整容。 年齡太小選擇整形, 一來審美不夠成熟, 容易盲目跟風;二來骨骼尚處于生長階段, 貿然進行手術存在較高風險。 更糟糕的情況是, 一些愛美的學子被“美容整容貸”機構重點鎖定, 面臨選擇各種“美容貸”后的負債累累、美麗不見、工作落空……

其實, 防范“美麗陷阱”, 一方面要規范行業市場, 打擊違法經營;另一方面, 更要靠學生自己端正美容觀。 在現實的社會競爭中, “美顏”真的可以帶來更多機會嗎?在魚龍混雜的醫美市場里, “刻”出來的美麗如何保證安全?想變得更美無可厚非, 但學生們應該擺正容貌與本領之間的關系, 認清美容絕非總能換來“二次人生”。 若想競爭力更強,

務必提升個人修養和專業本領。 同時, 學生們應在經濟上做到量入為出, 且在美容前認真核查整形機構資質等, 從而最大程度地降低風險。 (劉天放)

[ 責編:王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