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人類可因輸血、器官移植等感染糖尿病

朊病毒是一類能在動物和人之間傳播瘋牛病等疾病的惡性蛋白質。 據《科學》雜誌官網近日報導, 美國一項最新實驗發現, 一種與糖尿病有關的蛋白質能像朊病毒一樣在實驗鼠之間傳播。 這意味著, 糖尿病可能通過輸血或食物進行人際傳播。

朊病毒又稱蛋白質侵染因數、毒朊或感染性蛋白質, 是一類能引起哺乳動物和人的中樞神經系統病變的傳染性病變因數, 能引起正常蛋白質不斷變形“複製”, 在細胞內大量堆積後導致細胞死亡。

許多常見神經性疾病具有這種朊病毒傳染特性, 如阿爾茲海默氏症,

就是因β澱粉樣蛋白變形後在大腦內堆積導致。 Ⅱ型糖尿病也具有類似的病理。 糖尿病患者的胰腺細胞內, 堆積著大量胰島澱粉樣多肽(IAPP)蛋白, 這些多肽蛋白大量聚集, 會破壞胰腺內負責生成胰島素的β細胞。

新研究中, 德克薩斯大學健康科學中心神經生物學家克勞迪歐·蘇托和同事利用實驗鼠, 對IAPP是否會誘導糖尿病進行了研究。 他們先在實驗室對來自人和年輕老鼠的胰腺細胞進行培養, 當向這些健康細胞加入來自年老糖尿病老鼠體內的胰腺細胞後, IAPP出現了大量堆積。 此外, 人工合成IAPP也能導致實驗室胰腺細胞出現IAPP堆積。

蘇托團隊之後利用活體鼠進行了類似實驗。 他們向轉基因實驗鼠體內注射人工合成IAPP或糖尿病老鼠的胰腺細胞,

結果這些IAPP像朊病毒一樣, 刺激大量變形IAPP在老鼠體內異常聚集。 檢測發現, 這些實驗鼠表現出Ⅱ型糖尿病症狀, 它們的血糖濃度比對照組高, 葡萄糖耐量異常, 且胰腺內檢測到大量死亡的β細胞。

蘇托團隊在最新一期《實驗醫學雜誌》上發表論文稱, IAPP能像朊病毒一樣誘導糖尿病, 意味著糖尿病或能人際傳播, 雖然不像流感那樣可通過日常接觸傳染, 但可能通過輸血、器官移植傳染, 也可能通過食用胰腺內含有大量IAPP的動物肉感染糖尿病。 (記者聶翠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