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端午節如何過?從端午習俗看養生常識

我國傳統的民俗節日端午節, 又稱“端陽節”。 “吃粽子, 賽龍舟, 掛菖蒲、艾草, 薰蒼術、白芷, 喝雄黃酒”, 這些都是端午節的傳統習俗。 此外, 端午節也是一個多民族的全民防疫祛病、避瘟驅毒、祈求健康長壽的大節日, 在端午習俗中就有隱藏著許多養生小知識。

第一、端午習俗飲雄黃, 不宜多飲防中毒。 雄黃, 作為藥用, 歷史悠久, 其藥性辛苦、溫, 有大毒;歸肝、胃、大腸經;主要是外用於殺蟲、解毒, 治療癰腫疔瘡、濕疹疥癬、蛇蟲咬傷。 雄黃的主要化學成分是有毒的二硫化砷, 加熱後經化學反應變成三氧化二砷, 也就是砒霜。

眾所周知, 砷是劇毒物質, 毒性極大。 人如果誤服, 5~50mg即可引起急性砷中毒, 中毒表現為噁心、嘔吐、腹痛、腹瀉或水樣大便, 便中帶血, 同時伴有肝、脾、腎功能損害, 血壓下降和迴圈衰竭, 甚至出現中樞神經系統麻痹、意識模糊、昏迷等。 外用則不宜大面積塗擦及長期持續使用。 市民不要圖新鮮喝雄黃酒謹防中毒。

第二、端午習俗吃粽子, 腸胃不好要忌口。 從養生學角度看, 粽子也是藥膳的一種。 用來包裹粽子的粽葉更有講究。 北方大多用蘆葦葉, 南方多用竹葉或荷葉, 這些葉子都有很好的藥用功能。 如:葦葉可以清熱生津、除煩止渴;竹葉可以清熱除煩、利尿排毒;荷葉能清熱利濕、和胃寧神。 作為食品包裝, 其具備天然和無污染的特性,

因此, 被當今營養學家稱之為“天然綠色食品”。 然而, 粽子清香糯滑, 大都是用糯米做成的, 黏度高、不易消化, 且缺乏纖維質, 含過多的脂肪、鹽、糖。 所以, 粽子美味卻不宜多食, 胃腸不好以及有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人群建議少吃粽子。 此外, 吃粽子的同時, 搭配蔬菜、水果可幫助腸、胃蠕動, 對吃粽子引起的腸胃道消化不良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第三、端午習俗插艾草、菖蒲, 過敏體質者勿跟風。 民諺說:“清明插柳, 端午插艾”。 在端午節, 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 家家都灑掃庭除, 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 懸於堂中。 艾, 又名家艾、艾蒿。 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 它所產生的奇特芳香, 可驅蚊蠅、蟲蟻, 淨化空氣。 中醫以艾入藥,

有理氣血、暖子宮、祛寒濕的功能。 將艾葉加工成“艾絨”, 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藥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 是提神通竅、健骨消滯、殺蟲滅菌的藥物。 但過敏體質人群要謹慎“跟風”, 別因驅蚊而勾起哮喘等過敏性疾病。 此外, 若蚊蠅數量並不龐大, 不一定要插艾草, 採取緊閉室內門窗或開紗窗通風等措施即可起到防蚊蠅、去除病毒和細菌的效果。

第四、端午習俗賽龍舟, 鍛煉身體防暑熱。 端午時節是一年中陽氣至盛的時段, 天氣較煩悶, 假如工作壓力大, 人體生理氣血運行不順, 容易煩躁憂鬱、心悸胸悶。 情緒的變化, 會影響臟腑的功能, 亦可導致精神疾患, 如喜傷心、怒傷肝、憂傷脾。 夏季養生, 宜使脾胃心肺之氣調順。 所以除了藥物、食療及平和心態外,

也應同時加強運動。 劃龍舟能使全身氣血暢通, 可增益心肺功能, 調理脾胃代謝, 通調氣血循行, 憂鬱情緒也隨之化開。 端午節時賽龍舟雖是一項很好的戶外體育活動, 但不是所有市民都能參與。 建議此時多去海河沿線景觀帶等臨水的地方做大步走、慢跑等運動, 或進行游泳等親水運動, 同樣可達到健身效果。 在相對涼爽的臨水環境中運動, 即能達到鍛煉效果, 又不至於受暑熱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