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飯後胃裡反酸咋回事

●胃食管反流病不僅表現為反酸、燒心等消化道症狀, 有時還表現為慢性咳嗽、聲音嘶啞、胸痛、哮喘、過敏性鼻炎、咽部不適等消化道外症狀

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飽餐、飲酒或飲茶後, 一股酸水從胃反流至食道及口腔, 有時還伴有胃內和胸部的燒灼感及反食, 這就是胃食管反流。 它是指胃及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入食管, 最常見的表現是反酸燒心等症狀, 嚴重時導致反流性食管炎。 此外, 部分患者表現為反流物刺激咽喉、氣管等食管以外的組織, 引起咽喉炎、聲音嘶啞、慢性咳嗽、哮喘、蛀牙等損害。

胃食管反流病的發病率很高。 在發達國家, 約有1/7的人患有胃食管反流病, 其中大部分需要服藥控制。 美國每年有10萬多名患者需要住院治療, 每年用於治療胃食管反流病的經費高達19億美元。 而我國對京滬兩地進行流行病學調查發現, 胃食管反流病的發病率約有9%, 明顯低於發達國家。 這並不是我國患胃食管反流病的患者少, 而是因為很多醫生對此病的認識和重視程度不足, 僅注意到了反酸、燒心等典型症狀, 而忽視了相當數量的咳嗽、氣短, 甚至哮喘、咽炎、喉炎、冠心病等症狀, 這些都可能是由胃食管反流病引起的。

有一位名醫曾備受胃食管反流病的困擾, 開始時表現為不停地咳嗽咳痰、鼻塞流涕、耳鳴頭暈, 被診斷為“過敏性鼻炎”,

後來發展為夜間呼吸困難, 曾因“重症哮喘”先後住院搶救5次, 後來他自己悟出, 病根可能在胃食管反流病上。 於是, 進行了24小時食管PH監測後, 確診為胃食管反流病, 開始服用抑酸藥物並且進行了手術治療, 哮喘及鼻炎才得以控制。

胃食管反流病引起諸多症狀的根源在哪裡?主要在於胃十二指腸內容物(如胃酸)對食管黏膜、咽喉黏膜、氣管黏膜等的損傷。 正常情況下, 食物進入口腔, 應該“順流”而下。 為了防止“逆流”的發生, 消化管道存在多道單向“閘門”, 如上食管括約肌、下食管括約肌等, 這些“閘門”控制著食物“向下”而不准“逆上”。 若這些括約肌功能失調, 就會產生食物及胃內容物“逆流”。 胃酸是強酸性的, 在胃內不會對有層層屏障保護的胃粘膜造成損害。

而食管、咽喉、氣管等部位的黏膜沒有抗酸的屏障, 胃內容物反流至這些部位, 就會造成相應的損害。

胃食管反流病同高血壓、糖尿病等常見疾病一樣, 嚴重影響著人們的健康。 遇到反酸、燒心、反食等消化道常見症狀時, 要想到胃食管反流病;遇到慢性咳嗽、聲音嘶啞、胸痛、哮喘、過敏性鼻炎、咽部不適等消化道外症狀時, 也要警惕胃食管反流病, 及早進行相關檢查, 以便明確診斷, 對症治療。

(作者為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消化內科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