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水果吃不對很傷身

夏季是諸多水果成熟的季節, 種類繁多的水果對人們來說是一大享受, 但坊間也早有“桃養人, 杏傷人, 李子樹下埋死人”、“一顆荔枝三把火”的說法,

眼下正值水果成熟季, 水果也會傷人?專家在接受新京報采訪時表示, 其實某些水果不宜多吃與人自身的體質關聯不大, 關鍵在于水果本身, 但如果每天的攝入量在推薦范圍之內, 不會有太大問題。 高血糖人群則相對特殊, 不適宜選擇血糖生成指數過高的水果。

李子、杏不宜多吃?

或與水果溫涼有關

“桃養人, 杏傷人, 李子樹下埋死人”的說法早已有之, 至于其中是否有一定的科學道理, 專家表示, 其實某些水果不宜多吃有幾個方面的含義, 舉例來說, 本身胃寒的人如果攝入過多的寒涼性水果, 人體往往難以承受, 可能會出現腹瀉等。 一般屬溫性的水果如蘋果可多吃, 而屬熱性的荔枝、寒性的柿、梨則不宜多吃。 “另一方面, 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 某些水果攝入過多會導致營養不均衡, 胃的容納量是一定的, 過多攝入水果也會導致主食、蛋白質等其他營養素攝入較低。 ”

個別水果不宜過多攝入其實與人的體質并沒有太大的關系, 關鍵在于水果本身,

度的把握也很重要。 ”

楊梅、李子吃多易得酸果病?

口感酸并非就是酸性水果

民間對于水果的選擇“方法”其實還有很多, 有媒體報道稱像楊梅、李子等酸性水果, 由于其中所含的酸性物質不易被氧化分解, 容易導致體內偏酸, 一般不宜多吃, 吃多反而得酸果病,

有潰瘍病的患者, 不宜多吃酸性水果;對于有便秘的人, 也應少吃酸性水果, 以免加重便秘。 專家解釋, 這種理解其實是錯誤的, 在口中感覺到酸味的水果其實并非酸性水果, 從在人體內最終的代謝來看, 這些其實屬于堿性食物。

另外, 如山楂、杏、草莓中含有豐富的鈣、磷, 櫻桃含鐵最多, 香蕉富含鉀, 柿子富含碘。 而且水果中的礦物質多與有機酸相結合, 有助于人體消化、吸收利用。

荔枝皮煮水可降火

荔枝口感香甜但又不宜多吃, 其實有一些簡便易行的方法可以幫助去火。 胡素敏介紹, 由于口感較好, 人們的確容易在不知不覺中攝入較多, 有上火的可能, 尤其是在北方地區, 能吃到的荔枝本身可能已經儲存了一定時間, 但植物自身也有一些調節性, 雖然荔枝果肉是熱性的, 但荔枝皮是涼性的, 洗凈后煮水可以起到去火的功效, “這一點與生姜相似, 姜本身是溫性的, 但姜皮是涼性的, 所以吃姜時帶著皮可以緩解部分人因吃姜出現上火。 ”

水果攝入時間無嚴格要求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 普通人群其實水果的攝入量還很不夠, 因此對水果的食用時間并沒有嚴格限制。

水果的攝入也可以分情況區別對待, 對一般家庭飲食而言, 餐后食用一點水果, 有利于保持營養平衡, 無可非議:對食物豐盛的宴席, 為控制營養過剩, 則以餐前或餐中食用水果為佳。從消化吸收效果和食用習慣來講,一般不建議在飯后立即食用水果,也有專家建議在兩餐之間食用為好,可以避免食物一次性集中攝入過多,造成腹脹和能量過剩。另外,在賓館飯店用餐后,吃一點水果有利于清腸解膩。

值得注意的是,冬季和一些含鞣酸或其他有機酸多的水果(如柿子、橘子)不宜飯前空腹食用,以免對腸胃造成刺激,鞣酸易與鈣或蛋白質結合形成胃結石。

每天200-400克無大礙

“桃養人,杏傷人,李子樹下埋死人”的說法其實不可取。首先,從營養角度考慮,還是推薦人們每天攝入200-400克水果,而對于種類則沒有特殊要求,但建議人們最好能夠達到1-3種。每天“一個水果不可少,二個水果正需要,三個水果才達標”。據衛生部和農業部推薦,每人每天水果攝入量不少于4份(一個中等大小蘋果約為1份)。建議每天至少吃100-200克水果。

根據人體需要、消費可能和個人體會,以每人每天0.5公斤左右為宜,即2-3個水果(以蘋果、梨、香蕉、柑橘計),歐美等發達國家近十年來人均消費水果基本穩定在180-200公斤也正好說明了這一點。

另一方面,推薦量是對于普通人群而言的,高血糖人群則比較特殊。以荔枝為例,其含糖量是比較高的,則建議攝入量稍低于推薦量。高血糖人群在選擇水果時應盡量選擇血糖生成指數比較低的種類,如梨、柚子、青蘋果、獼猴桃等,其他人群并沒有太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則以餐前或餐中食用水果為佳。從消化吸收效果和食用習慣來講,一般不建議在飯后立即食用水果,也有專家建議在兩餐之間食用為好,可以避免食物一次性集中攝入過多,造成腹脹和能量過剩。另外,在賓館飯店用餐后,吃一點水果有利于清腸解膩。

值得注意的是,冬季和一些含鞣酸或其他有機酸多的水果(如柿子、橘子)不宜飯前空腹食用,以免對腸胃造成刺激,鞣酸易與鈣或蛋白質結合形成胃結石。

每天200-400克無大礙

“桃養人,杏傷人,李子樹下埋死人”的說法其實不可取。首先,從營養角度考慮,還是推薦人們每天攝入200-400克水果,而對于種類則沒有特殊要求,但建議人們最好能夠達到1-3種。每天“一個水果不可少,二個水果正需要,三個水果才達標”。據衛生部和農業部推薦,每人每天水果攝入量不少于4份(一個中等大小蘋果約為1份)。建議每天至少吃100-200克水果。

根據人體需要、消費可能和個人體會,以每人每天0.5公斤左右為宜,即2-3個水果(以蘋果、梨、香蕉、柑橘計),歐美等發達國家近十年來人均消費水果基本穩定在180-200公斤也正好說明了這一點。

另一方面,推薦量是對于普通人群而言的,高血糖人群則比較特殊。以荔枝為例,其含糖量是比較高的,則建議攝入量稍低于推薦量。高血糖人群在選擇水果時應盡量選擇血糖生成指數比較低的種類,如梨、柚子、青蘋果、獼猴桃等,其他人群并沒有太多需要注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