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推薦三種物理降溫法

高燒時服用退燒藥沒問題, 但使用不恰當卻會產生風險。 不如採用物理降溫, 簡易有效, 對孕婦、兒童或老人等不宜用藥的人更適用。 物理降溫是指用低於人體的溫度作用於局部或者全身, 來達到消炎、鎮痛、降溫等目的, 以下3種推薦使用。

1.冰袋降溫法。 適用於體溫39度以上的高熱患者, 部位為腋窩、腹股溝及膕窩(膝蓋後方凹陷處)等血管豐富處。 每次應放置10~30分鐘或遵醫囑, 以免局部凍傷或產生繼發效應。 長時間使用者, 應休息60分鐘後再使用, 給予局部組織復原時間。 如有局部皮膚發紫、麻木及凍傷發生,

立即停止使用。

2.溫水擦浴法。 用32~34度的溫水擦拭患者皮膚, 將高溫傳導發散。 擦浴時, 頭部放置冰袋, 防止表皮血管收縮、頭部充血;足底置熱水袋, 使患者感覺舒適, 也可減輕頭部充血。 按雙上肢、背部、雙下肢的順序擦拭, 腋窩、肘窩、手心、腹股溝、膕窩等大血管豐富處稍用力, 並延長時間, 以促進散熱。 擦浴不要超過20分鐘, 避免患者著涼。 擦浴後, 應觀察皮膚表面有無發紅、蒼白、出血點、感覺異常等症狀。

3.酒精擦浴法。 多用於40度以上的高熱患者。 將紗布或柔軟的毛巾用25%~35%的酒精蘸濕, 擰至半幹, 水溫保持在32~34度。 在腋窩、肘窩、膕窩、腹股溝、手心處進行擦浴, 避開胸前區、腹部、後頸部。 擦浴過程中注意觀察患者情況, 如出現寒戰、面色蒼白、脈搏或呼吸異常時,

應立即停止操作, 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