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秋季養生 養肺護肝

中醫專家認為, 秋季養生, 養肺護肝最關鍵。 秋季乾燥, 氣燥又易傷肺, 容易引發肺部疾病。 立秋過後, 肺功能開始處於旺盛時期, 因此要加強調養, 使肺氣不要過偏, 宜養陰、潤肺。

當心“秋老虎”依舊傷人

立秋是一年之中氣溫由升溫向降溫的轉折期, 此後濕氣逐漸減弱, 讓人難以忍受的“桑拿天”也會逐漸減少。 但立秋過後並不是真正秋天的到來。 炎夏的餘熱未消, 處暑節氣也將在8月底接踵而來, “秋老虎”甚至還可能虎視眈眈, 而天氣也逐漸轉向幹熱。 特別是立秋過後, 還可能再處於炎熱之中, 而這種炎熱氣候有時候也可能要延續到九月,

天氣才能真正涼爽起來。 因此, 立秋後應當心“秋老虎”, 小心中暑。

為預防中暑, 最好要保證充足睡眠, 注意補充水分, 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 不要長時間待在空調房裡, 以免因室內外溫差過大引起“熱傷風”。 外出時, 記得隨身備好藿香正氣、人丹等防暑用品, 同時做好防曬工作。

早晚溫差漸大預防感冒

立秋過後, 再加上時而來襲的颱風影響, 可以明顯感覺到現在的晝夜溫差逐漸變大。 白天炙熱的氣溫到了晚上, 就會開始變得清涼起來, 因此, 早晚溫差過大容易引起頻發感冒等。 提醒大家在衣著和居家休息方面, 應更注意防止夜間著涼。

專家提醒, 立秋過後, 天氣將逐漸轉涼, 提醒廣大市民在居家環境中不宜24小時空調全開, 尤其是夜間, 儘量少用空調。 可趁早晚清涼時分勤開窗戶通風, 流通空氣, 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專家指出, 要適當多潤肺, 多補充水分, 少食辛辣、燒烤、油膩、傷胃的食物, 相反, 可多吃點果仁類的食物。 起居還宜早起早臥, 多呼吸新鮮空氣,

多做深呼吸, 以及時排出體內的有害物質。 注意不做劇烈運動, 不過度勞作, 可適度慢跑, 促進血液迴圈, 增強體質。

另外, 在肺盛之時易影響到肝, 而肝主情志, 疏洩氣血, 肝氣受制的秋天, 人們容易出現情緒低落等表現, 表現在生理方面則為容易引起氣血失調等疾病的發生, 比如:內分泌紊亂等問題, 像月經失調、心慌心悸、失眠問題等。 當出現此類現象時, 可通過養陰、柔肝、疏解等方法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