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白鮮皮散的功效與作用

中藥方劑對大家來說都或多或少的聽說過, 日常生活中也經常能看到它們的身影, 這些都是對人體有非常大的益處的, 白鮮皮散這種方劑也不例外, 那麼白鮮皮散有什麼樣神奇的功效和作用呢, 下面就一起來瞭解一下吧。

【處方】 白鮮皮15克 黃芩15克 秦艽15克(去苗)犀角屑15克 甘草15克(炙微赤, 銼)麥門冬15克(去心)大青15克 杏仁15克(湯浸, 去皮、尖、雙仁, 麩炒微黃)

【制法】 上藥搗篩為散。

【功能主治】 治熱病, 狂言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15克, 以水350毫升, 煎至175毫升, 去滓, 不計時候, 溫服。

【摘錄】 《太平聖惠方》卷十七

【別名】 白鮮皮湯

【處方】 白鮮皮1兩,

附子1兩(炮裂, 去皮臍), 麻黃1兩(去根節), 白芷1兩, 白術1兩, 防風2兩(去蘆頭), 葛根1兩(銼), 獨活1兩, 漢防己1兩, 人參1兩(去蘆頭), 茯神1兩, 甘草1兩(炙微赤, 銼), 當歸1兩(銼, 微炒), 石膏3兩, 桂心1兩, 杏仁1兩(湯浸, 去皮尖雙仁, 麩炒微黃)。

【制法】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風痱, 四肢緩弱, 心神煩悶, 不能言。

【用法用量】 白鮮皮湯(《聖濟總錄》卷九)。

【摘錄】 《聖惠》卷十九

【處方】 白鮮皮半兩, 川升麻半兩, 川樸消1兩, 茵陳1兩, 黃芩半兩, 梔子仁半兩, 大青半兩, 川大黃2兩(銼碎, 微炒), 葛根半兩(銼)。

【制法】 上為細散。

【功能主治】 急黃, 頭目四肢煩熱疼痛, 小便赤, 大便難, 心躁不得睡。

【用法用量】 每服3錢, 新汲水調下。 須臾當利1-2行, 如人行10裡未利, 即再服。

【摘錄】 《聖惠》卷五十五

【處方】 白鮮皮半兩, 防風半兩(去蘆頭),

犀角屑半兩, 黃芩半兩, 知母半兩, 沙參半兩(去蘆頭), 人參半兩(去蘆頭), 甘草1兩(炙微赤, 銼)。

【制法】 上為細散。

【功能主治】 小兒心肺風熱壅滯, 胸膈不利。

【用法用量】 每服1錢, 以水1中盞, 煎至5分, 去滓溫服。

【摘錄】 《聖惠》卷八十三

【處方】 白鮮皮3分, 黃芩3分, 川升麻3分, 地骨皮3分, 鉤藤3分, 犀角屑3分, 麥門冬1兩(去心, 焙), 胡黃連3分, 龍齒1兩, 甘草1兩(炙微赤, 銼)。

【制法】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小兒百日以來, 至3-4歲, 發熱癇瘛疭, 身體如火。

【用法用量】 每服1錢, 以水1盞, 煎至5分, 去滓, 入牛黃末1字, 溫服。

【摘錄】 《聖惠》卷八十五

【處方】 白鮮皮1兩, 犀角屑3分, 鉤藤1兩, 子芩3分, 龍齒1兩, 蚱蟬半兩(去翅足, 微炒)。

【制法】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小兒驚癇, 邪氣發即吐涎, 迷悶難醒。

【用法用量】 每服1錢, 以水1小盞, 加淡竹葉7片,

煎至5分, 去滓服之。

【摘錄】 《聖惠》卷八十五

【別名】 白鮮皮湯

【處方】 白鮮皮1兩, 防風1兩(去蘆頭), 人參1兩(去蘆頭), 知母1兩, 沙參1兩, 子芩3分(去黑心)。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肺臟風熱毒氣, 攻皮膚瘙癢, 或時胸膈不利, 時發煩躁。

【用法用量】 白鮮皮湯(《普濟方》卷二十八)。

【摘錄】 《醫方類聚》卷十引《簡要濟眾方》

【處方】 白鮮皮2兩, 黃連1兩半(去須), 土瓜根1兩半, 芍藥1兩半, 大青1兩半, 梔子仁1兩半, 茵陳蒿1兩半, 栝樓根1兩半, 柴胡(去苗)1兩半, 芒消3兩半(研入), 貝珠30枚(燒赤, 研入), 黃芩(去黑心)1兩, 大黃3兩。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諸黃。 皮肉如金色, 小便赤黑, 口幹煩渴。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 煎茅根汁調下, 空腹頓服。 取利;至晚不利再服, 服了以少蔥豉粥投之。

【摘錄】 《聖濟總錄》卷六十

【處方】 白鮮皮半兩,

子芩半兩, 川升麻半兩, 玄參半兩, 白蒺藜半兩(微炒, 去刺), 桔梗半兩(去蘆頭), 防風半兩(去蘆頭), 前胡半兩(去蘆頭), 百合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 銼), 梔子仁半兩, 馬牙消1兩, 麥門冬1兩半(去心, 焙), 茯神半兩。

【制法】 上為細散。

【功能主治】 遍身熱毒瘡, 及皮膚瘙癢, 煩躁;熱苑四肢, 腫實不散, 令人氣壅。

【用法用量】 每服2錢, 食後以薄荷湯調下。

【摘錄】 《聖惠》卷六十四

【別名】 白鮮皮湯

【處方】 白鮮皮半兩, 細辛半兩, 蚱蟬2枚(微炙), 鉤藤半兩, 川大黃3分(銼碎, 微炒), 蛇蛻皮5寸(炙令黃色), 甘草3分(炙微赤, 銼), 牛黃半分(細研)。

【制法】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小兒風癇, 胸中痰涎。

【用法用量】 白鮮皮湯(《聖濟總錄》卷一七一)。

【摘錄】 《聖惠》卷八十五

【處方】 白鮮皮半兩, 川升麻半兩, 黃芩半兩,

玄參半兩, 麥門冬1兩(去心, 焙)犀角屑半兩, 梔子仁半兩, 赤芍藥半兩, 川大黃半兩(銼碎, 微炒), 甘草半兩(炙微赤, 銼), 杏仁半兩(湯浸, 去皮尖雙仁, 麩炒微黃)。

【制法】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熱病, 毒氣不散, 遍身生熱毒瘡。

【用法用量】 每服4錢, 以水1中盞, 煎至6分, 去滓溫服, 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十八

【處方】 白鮮皮1兩, 梔子仁3分, 麥門冬3分(去心, 焙), 川大黃3分(銼碎, 微炒), 郁金3分, 黃芩3分, 甘草1分(炙微赤, 銼), 鉛霜1分(細研)。

【制法】 上為細散, 入鉛霜同研令勻。

【功能主治】 熱病, 心神煩躁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2錢, 以熟水調下, 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十七

【處方】 白鮮皮1兩, 川大黃半兩(銼碎, 微炒), 大青半兩, 麥門冬1兩(去心, 焙), 黃芩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 銼)。

【制法】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熱病,

熱毒在心脾, 狂亂煩躁。

【用法用量】 每服4錢, 以水1中盞, 加竹葉3-7片, 煎至6分, 去滓溫服, 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十七

【處方】 白鮮皮1兩半, 大青3分, 羚羊角屑3分, 玄參3分, 梔子仁3分, 子芩3分, 川大黃(炙微赤, 銼)3分, 地骨皮3分。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時氣大熱, 心狂欲走。

【用法用量】 每服5錢, 以水1大盞, 煎至5分, 去滓溫服, 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十五

【處方】 白鮮皮1兩, 犀角屑1兩, 川升麻1兩, 大青1兩, 甘草(炙微赤, 銼)1兩。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時氣大熱, 悶亂譫語。

【用法用量】 每服5錢, 以水1大盞, 煎至6分, 去滓, 不拘時服。

【摘錄】 《聖惠》卷十五

【處方】 白鮮皮1兩, 黃芩1兩, 柴胡1兩, 大青1兩, 麥門冬1兩, 梔子仁1兩, 甘草(炙微赤, 銼)1兩, 羚羊角屑半兩, 川大黃1兩(銼碎, 微炒)。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時氣6日, 熱毒不退,心胸煩躁,大小腸秘澀,不得眠臥。

【用法用量】 每服5錢,以水1大盞,煎至5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十五

【處方】 白鮮皮半兩,黃芩半兩,秦艽半兩(去苗),犀角屑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麥門冬半兩(去心),大青半兩,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熱病,狂言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5錢,以水1大盞,煎至5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十七

【處方】 白鮮皮1兩,百合1兩,石膏1兩半,羚羊角屑1分,木通1兩(銼),防風1兩(去蘆頭),川升麻1兩,龍齒1兩半。

【制法】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傷寒陽痙,壯熱不渴,筋脈不能舒展,牙關疼急,不欲見食。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蔥白7寸,豉50粒,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十

上文介紹了白鮮皮散的食用方法,我們可以找出適合自己的方法,採納後好好利用白鮮皮散來為我們的健康護航。

熱毒不退,心胸煩躁,大小腸秘澀,不得眠臥。

【用法用量】 每服5錢,以水1大盞,煎至5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十五

【處方】 白鮮皮半兩,黃芩半兩,秦艽半兩(去苗),犀角屑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麥門冬半兩(去心),大青半兩,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熱病,狂言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5錢,以水1大盞,煎至5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十七

【處方】 白鮮皮1兩,百合1兩,石膏1兩半,羚羊角屑1分,木通1兩(銼),防風1兩(去蘆頭),川升麻1兩,龍齒1兩半。

【制法】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傷寒陽痙,壯熱不渴,筋脈不能舒展,牙關疼急,不欲見食。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蔥白7寸,豉50粒,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十

上文介紹了白鮮皮散的食用方法,我們可以找出適合自己的方法,採納後好好利用白鮮皮散來為我們的健康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