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單根木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出自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拼音名】Dān Gēn Mù

【別名】獨根木、山辣椒樹、艾角青、震天雷、雞爪花

【來源】

藥材基源:為夾竹桃科植物海南狗牙花的根或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Ervatamia hainanensis Tsiang

採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 洗淨, 切片曬乾;葉鮮用。

【原形態】灌木, 高1-3m。 全株具乳汁, 無毛。 根直而粗長, 支根少。 葉對生;葉柄長2-14mm;葉片紙質, 幹後淡黃色, 倒卵狀橢圓形, 長4-9cm, 寬1.7-3.5cm, 先端短急尖, 基部寬楔形, 全緣。 假傘房多歧聚傘花序腋生, 稀假頂生;花5數;花蕾圓筒狀, 先端急尖;花萼內面有腺體;花冠白色, 高腳碟狀, 花冠裂片向右旋轉, 長圓狀鐮刀形, 基部邊緣覆瓦狀排列, 花冠筒上部膨大;雄蕊著生於花冠筒中部, 花藥到達喉部, 披針形, 先端急尖, 基部由急尖附屬物組成;心皮2, 離生, 花柱圓筒形, 柱頭2裂。 蓇葖果雙生, 極叉開近一直線, 有長喙。 種子無種毛。 花、果期3-12月。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山地疏密林中。

資源分佈:分佈于廣東、海南、廣西、雲南等地。

【性狀】

性狀鑒別 根圓柱形或圓錐形, 長可達30cm, 直徑約8cm, 表面灰棕色或黃棕色, 具縱裂紋, 皮部易剝落, 而露出棕黃色木部, 鮮時有乳汁溢出, 幹後呈棕色稠狀物附著。 質堅硬, 不易折斷, 斷面中央木部占大部分, 淡黃色。 氣微, 味微苦。

顯微鑒別 與藥用狗牙花類同, 唯木質部呈中心性, 澱粉粒臍點三叉狀, 偏光現象明顯。

【化學成份】根含冠狗牙花定堿(coronaridine), 3-(β-羥基乙基)冠狗牙花定堿[3(β-hydroxyethyl)coronaridine], 3-氧冠狗牙花定堿(3-oxycoronaridine), 冠狗牙花定堿羥基偽吲哚(coro-naridine hydroxyindolenine), 海尼山辣椒堿(heyneanine), 10-羥基海尼山辣椒堿(10-hydroxyheyneanine), 伏康堿(vobasine), 派利文堿(perivine), 伊波加木胺(ibogamine), 縫籽木醇(geissoschizol), 10-羥基縫籽木醇(10-hydroxygeissoschizol), 海南狗牙花堿(ervahanine)A、B、C等[1,2]。 尚含海南狗牙花胺(er-vahaimine)A、B、C和海南狗牙花米定堿(ervahainamidine)A、B[3]。

【性味】苦;辛;性涼

【歸經】肝;胃;大腸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降壓;消腫止痛。 主高血壓病;咽喉腫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癰腫瘡癤;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10~15g。 外用:適量, 搗敷。

【各家論述】

1.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解毒散結, 祛風止痛。 治咽喉腫痛, 乳腺炎, 風濕痛, 跌打損傷, 胃寒疼痛, 高血壓。

2.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清熱解毒, 散結利咽。 治高血壓頭痛, 痢疾。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