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何時洗澡有講究

說起洗澡, 大家都不會陌生, 現代家居條件大大提高, 人們浴廁的環境也越來越好, 不少人不惜花大價錢裝修衛生間, 甚至裝上沐浴盆、沐浴桶, 就是為了能讓洗澡變得更舒服。 可是應該什麼時候洗澡呢?估計很少有人相過這個問題。 在某相親節目上, 女嘉賓拋出一個問題, 問男嘉賓喜歡在一天之內的什麼時候洗澡。 主持人覺得奇怪, 不知道這個問題有什麼意義, 女嘉賓卻有自己的理由。 如果是在晚上洗澡, 可以理解, 畢竟在外面忙碌了一整天, 晚上洗澡放鬆下, 而且和家人在一起, 洗的乾乾淨淨,

家人也高興。 可是如果一大早洗澡就不行了, 女嘉賓理直氣壯地問, 洗那麼乾淨出去給誰看呢?當然, 這個故事只能當一個小小的笑話, 可是現實中, 何時洗澡, 確實很重要。

有些人吃完飯後, 立刻去洗澡, 這種習慣很不好。 一般來講, 飯後、特別是飽餐後半小時內不宜洗澡,

心臟病、高血壓患者、中老年人更加不宜飯後馬上洗澡。 因為用餐後, 血液多集中於消化器官, 以幫助食物消化吸收, 如果在飯後洗澡, 勢必讓血液擴散至全身, 胃腸的活動將因此受阻, 造成氣體的停滯, 無法順利排出。

有些人腳非常涼, 這種人適合在飯前洗澡, 因為在飯前洗澡能促進末梢血管迴圈, 幫助排氣。 洗澡時應先從腳開始沖浸, 再慢慢由下往上擴及全身, 不要一開始就將全身泡入水中。

人在過於勞累或饑餓時不應洗澡, 應當稍事休息, 吃點東西再洗。 勞累時, 肌肉張力差, 淋浴時站不穩, 易摔倒;盆浴時易滑進浴缸, 如缸內水多還會嗆水甚至淹溺。

頭昏腦脹、心煩意亂、大量飲酒後不宜洗澡。 這些情況下,

人不夠清醒, 反應遲鈍, 對環境漠不關心, 摔跤、碰撞、燙傷, 甚至淹溺都可能發生。

有些人為了洗得乾淨, 洗一次澡花費很長時間, 其實, 每次洗澡時間不要太長, 10—20分鐘足夠, 最好別超過半小時。 如果洗澡次數多, 不應每次都用肥皂, 否則, 皮膚上的油脂全洗掉, 皮膚的抵抗力也會被削弱, 皮膚易乾燥發癢。

看來洗澡雖然能夠清潔身體、放鬆心情, 但是如果把時間選錯了, 反而會使氣體滯留在體內, 無法排除, 傷害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