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口袋里時刻裝一把牙刷

專家小傳

侯本祥, 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 北京口腔醫學會牙體牙髓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中華口腔醫學會牙體牙髓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口腔醫院牙體牙髓科主任

“牙齒是一個人的名片”, 如今,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精心關注自己的口腔健康, 希望擁有一口潔白美麗的牙齒。 我們的牙齒健康狀況怎么樣, 愛牙護牙應該從何開始?《生命時報》請來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口腔醫院牙體牙髓科主任侯本祥教授解答。

生命時報:我國居民整體的口腔健康狀況如何, 常見問題有哪些?

侯本祥:每個人的一生都會或多或少遇到一些口腔方面的問題, 比如常見的牙疼、牙周炎等。 各個年齡段的發病特點有所不同, 其中, 兒童最常見的是齲齒和牙頜畸形, 35~45歲的人群中, 牙周病多發, 而45歲以上的中老年人中, 缺牙等問題仍然很常見。 這些問題如果不及時處理, 都會影響到人的生活質量。

很多人把牙疼看成“小病”, 平時覺得只要不耽誤吃東西就忍著。 可事實上, 口腔健康可能影響全身。 甚至有人認為, 牙齒健康程度代表著一個國家的經濟、文化、教育水平。

生命時報:不少老人認為牙壞了就要拔掉, 這樣做對嗎?

侯本祥:很多人、特別是老年人, 覺得牙壞了就要拔牙, 這種想法存在一定的誤區。 隨著醫療水平的發展,

根管治療等技術手段越來越成熟, 許多看似“壞掉了”的牙齒, 也能通過消炎、殺神經、根管填充等保留下來。 因此, 即使對上了年紀的老人來說, 能保留的牙齒也最好盡量保留, 通過積極治療, 盡可能地保持牙齒功能。 懷孕期女性如果牙疼, 醫生也能根據其特殊需要進行合適的根管治療, 沒必要強忍著疼痛。

生命時報:老人該如何防掉牙?

侯本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 “老掉牙”是一種不科學的說法。 只要積極預防口腔疾病, 我們的牙齒能活80歲。 其中, 預防感染, 避免得牙周病是重要的一環。 無論年輕人還是老年人, 都最好堅持定期檢查口腔, 每半年洗一次牙, 清除牙石和牙菌斑。 平時注意防止食物嵌塞在牙齒縫隙里, 最好吃一次飯刷一次牙、學會使用牙線清潔牙縫等。

生命時報:市面上形形色色的保健牙膏、保健牙刷有效嗎?

侯本祥:部分保健牙膏添加了一些對增加牙齒緊固度等有益的物質, 具有一定的效果。 但是, 不能盲目夸大它們的作用。 對牙齒來說, 堅持刷牙比選擇什么樣的牙膏更加重要。 很多口腔醫生都會在口袋里裝一支牙刷, 哪怕不抹牙膏, 吃東西之后也會刷刷牙, 及時清除食物殘渣。

因此, 要用正確姿勢每天至少刷牙兩次, 每次至少3分鐘, 注意刷毛與牙齒表面呈45度角斜放等。 另外, 經常飲用含碳酸的飲料、濃茶、咖啡, 且飲用后不及時刷牙漱口容易把牙齒“染黃”, 要注意避免。

生命時報:護牙該從何時開始?

侯本祥:護牙是一輩子的功課,

從人的第一顆乳牙萌出開始, 就應該注意護理。 嬰幼兒要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 不要讓孩子叼著奶嘴睡覺, 以免形成“奶瓶齲”;每次吃完東西, 可以用白開水幫孩子清潔一下牙齒, 輕輕地擦拭口腔。 從兩三歲開始, 培養早晚刷牙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