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鹼酯酶低怎麼補
人的體內含有多種多樣的酶, 人體內的酶都是在37度人體正常體溫下才能夠發揮作用的酶, 膽鹼酯酶就是人體內的其中一種酶。 酶在人的體內能夠起到催化作用, 生物酶也具有專一性。 人體如果缺少了酶就不能進行正常的生理反應, 有的人身體內的膽鹼酯酶比較低, 下面來看看膽鹼酯酶低怎麼補?
1、膽鹼酯酶偏低的原因
肝炎患者,肝硬化時膽鹼酯酶會偏低,肝硬化代償期膽鹼酯酶還算正常,但是失代償期膽鹼酯酶開始降低,在肝昏迷的時候膽鹼酯酶偏低的現象表現最為明顯。
患者如果為急性肝炎時,膽鹼酯酶也會偏低。 膽鹼酯酶合成減少是導致血清膽鹼酯酶偏低的原因。 當患者為急性肝炎時,膽鹼酯酶下降至極其達到最低值,然後漸漸上升,但是假如膽鹼酯酶一直降低則提示預後不良。
如果有機磷農藥中毒,膽鹼酯酶活力會顯著下降,同時膽鹼酯酶會明顯減少,一些情況如營養不良、惡性貧血等也會導致膽鹼酯酶偏低。
2、膽鹼酯酶是什麼
膽鹼酯酶是一類糖蛋白,以多種同工酶形式存在於體內。 一般可分為真性膽鹼酯酶和假性膽鹼脂酶。 真性膽鹼酯酶也稱乙醯膽鹼酯酶,主要存在於膽鹼能神經末梢突觸間隙,特別是運動神經終板突觸後膜的皺摺中聚集較多;也存在於膽鹼能神經元內和紅細胞中。 此酶對於生理濃度的Ach作用最強,特異性也較高。 一個酶分子可水解3×10分子Ach,一般常簡稱為膽鹼酯酶。 假性膽鹼酯酶廣泛存在於神經膠質細胞、血漿、肝、腎、腸中。 對Ach的特異性較低,假性膽鹼酯酶可水解其他膽鹼酯類,如琥珀膽鹼。
3、膽鹼酯酶的作用
膽鹼酯酶有兩類,它們都能水解乙醯膽鹼。 一類是乙醯膽鹼酯酶。 另一類是羥基膽鹼酯酶。 膽鹼酯酶是一種水解酶,它的作用是水解乙醯膽鹼。 乙醯膽鹼是膽鹼能神經(如副交感神經、運動神經、交感神經節前纖維等)末梢釋放的一種神經介質。 當神經末梢受刺激引起興奮時,釋放乙醯膽鹼,與膽鹼能受體結合,發揮神經-肌肉的興奮傳遞作用。
膽鹼酯酶的藥理毒理
藥代動力學血藥濃度口服後15分鐘在血中即可測得,2~3小時達峰值,以後逐漸下降。 T1/2為1.7小時,27%以原形在尿中排泄。 應用10倍劑量,僅增加血漿濃度3.5倍。 本品靜脈注射後迅速分佈全身,不與血漿蛋白結合,不透過血腦屏障:但中毒動物經注射本品後,其腦組織和腦脊液中被抑制的膽鹼酯酶活力有所恢復,且中毒患者經本品治療後在數分鐘內自覺意識有清晰感,故對本品是否能通過血腦屏障尚有不同見解。
羥苯磺銨不能延遲本品排泄,維生素B1能延長本品半衰期。 報告對硫磷中毒患者靜脈注射本品,0.8g(16mg/kg),數分鐘後被抑制的血膽鹼酯酶活力即有升高,15分鐘測定已由用藥前的正常值20%上升到50%~60%,臨床中毒症狀亦有緩解,24~48小時的血膽鹼酯酶仍可稍有上升。 部分中毒患者在注射本品後30分鐘血膽鹼酯酶開始下降,2~4小時降至正常值的40%左右。 6小時降至接近用藥前水準。 患者臨床中毒症狀在1.5~8小時(平均5小時)又重現或加重。 血膽鹼酯酶水準與臨床中毒症狀基本相符。
膽鹼酯酶怎麼檢查
膽鹼酯酶(ChE)是肝合成而分泌入血的,它們和血漿白蛋白一樣,是肝合成蛋白質功能的指標。 人和動物的ChE有兩類。 一類是真膽鹼酯酶(AChE),分佈於紅細胞及腦灰質等中。 另一類是擬膽鹼酯酶(PChE),分佈於肝、腦白質及血清等中。 ChE的主要功能為催化乙醯膽鹼的水解。 常用比色法與連續監測法測定。 膽鹼酯酶偏低的原因
此法顯色不穩定,特別是室溫超過20℃時影響明顯,加三氯化鐵顯色,應迅速過濾或離心沉澱取上清液比色,否則誤差較大,室溫過高時,最好于冰水浴操作和過濾。某些患者濾液混濁不清,比色困難,此類現象見於肝膿腫,敗血症,可能是由於此類患者血清粘蛋白含量往往很高,三氯醋酸未能使蛋白完全沉澱,在有些方法中加磷酸可克服此缺點。
膽鹼酯酶偏低怎麼辦?
肝臟合成功能發生障礙時,膽鹼酯酶合成就會減少。此時最好及時查明肝細胞受損的真正原因,然後採取恰當的措施積極的治療。經檢查肝臟無異常,就可能是肝外疾病引起膽鹼酯酶偏低,若因為營養不良等就需要補充富營養的食物。
膽鹼酯酶偏低的原因此法顯色不穩定,特別是室溫超過20℃時影響明顯,加三氯化鐵顯色,應迅速過濾或離心沉澱取上清液比色,否則誤差較大,室溫過高時,最好于冰水浴操作和過濾。某些患者濾液混濁不清,比色困難,此類現象見於肝膿腫,敗血症,可能是由於此類患者血清粘蛋白含量往往很高,三氯醋酸未能使蛋白完全沉澱,在有些方法中加磷酸可克服此缺點。
膽鹼酯酶偏低怎麼辦?
肝臟合成功能發生障礙時,膽鹼酯酶合成就會減少。此時最好及時查明肝細胞受損的真正原因,然後採取恰當的措施積極的治療。經檢查肝臟無異常,就可能是肝外疾病引起膽鹼酯酶偏低,若因為營養不良等就需要補充富營養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