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千金難買老來瘦?這句話至少有三層意思

俗話說“千金難買老來瘦”, 你有沒有想過究竟在不在理呢?分析這句話, 至少有以下三層意思:

一、老年人不容易瘦?

怎麼才能瘦?“管住嘴, 邁開腿”這六個大字, 大家一定耳熟能詳。 然而對老年人來說, 長達一生的飲食習慣幾乎不能改變, 老年人很難調整飲食結構(管不住嘴);即便撇去疾病, 僅考慮衰老本身的影響, 老年人也幾乎不可能增加運動量(邁不開腿)。 所以老年人的確不容易瘦。

二、肥胖老人預後更差?

美國的一項30萬人長達12年的觀察性研究表明, 隨著體質指數(BodyMassIndex, BMI)[BMI=體重(公斤)/身高2(釐米2)]的升高, 到75歲年齡組為止,

各年齡組的全因死亡率及心血管病死亡率明顯增加, 這和傳統意義上的概念是一致的, 肥胖的人預後更差。

但令人驚訝的是, 當年齡超過85歲, 肥胖所造成的全因死亡及心血管死亡危險度約等於1, 也就是說肥胖本身對於這兩個死亡率幾乎沒有影響!所以, “肥胖老人預後更差”, 只能算半對半錯。

話雖是如此, 但是減重的優勢還是存在的, 肥胖往往伴隨著“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高。 研究表明, 通過飲食控制減重, 與限制鹽的攝入一樣對降壓有效;體重減輕亦能改善胰島素敏感性, 也就是說對血糖控制更有利。

三、老年人瘦(體重過輕)預後更好?

這句話當然是否定的。 就常理而言, 有柴燒, 火怎麼也能燒得久一點。

說到這裡是不是有點越說越糊塗?老年人到底胖一點好還是瘦一些好?

讓我們回到原點,

我們判斷胖瘦的標準是什麼?還有體重究竟是什麼?

體重=脂肪含量+非脂肪含量(包括骨骼、肌肉, 主要以肌肉為主)+全身的水分

有過減肥經驗的人都知道, 餓個一兩頓或者少喝水, 體重也會下降。 但是根據上面的公式, 體重減輕的主要原因還是缺水, 通過節食減重, 久而久之會營養不良, 導致肌肉量的流失。 重是減了, 但是肥並沒有減, 所以就體型上看並沒有多大的改變, 或許看起來塊頭更大了。

很顯然, BMI本身只是一個簡單而粗略的概念, 它存在著明顯的缺陷, 它並沒有實際反映出人體的脂肪究竟有多少, 肌肉又有多少。

所以, 現在也有人提出用脂肪含量指數(FatMassIndex,

FMI)和非脂肪含量指數(FatFreeMassIndex, FFMI)來衡量胖瘦。 FMI=體重(kg)×體脂率/身高2(m2)。 FFMI=體重(kg)×(100%-體脂率)/身高2(m2)。

瑞士的一項觀察性研究表明, 在男性老年人群中, 低FFMI是比BMI更強的死亡預測因數。 FFMI高於19.5kg/m2的老年男性死亡率最低, 也就是說老年男性持續進行維持肌肉量的運動是非常有益處的。

那麼問題來了, 上文中提到老年人因為疾病和衰老的影響很難增加運動量。 因而, 老年人如何在醫生的指導下科學又安全地進行運動, 亟需引起大家重視, 這需要醫患雙方密切配合, 也將是老年病學科的研究重點。

綜上所述, 還真是“千金難買老來瘦”呢!

蒯錚(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老年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