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葡萄催熟劑危害有哪些

葡萄是一種十分常見的水果, 深受很多人的喜歡, 每當到葡萄成熟上市的季節, 大家都會買很多的葡萄吃, 很多人還會買很多的葡萄製作成葡萄酒喝。 所以每年都會有關於葡萄使用催熟劑的報導, 每當這樣時候, 就會引起人們的討論的糾結, 不知道這葡萄還能不能吃, 現在就來瞭解一下葡萄催熟劑危害有哪些。

危害一

葡萄使用催熟劑,催紅素是乙烯, 因其基本功能是催熟, 亦稱為催熟激素。 主要作用:促進果實成熟, 促進器官脫落和衰老。 在國家標準內合理使用"乙烯利"等植物生長調節劑是可以的,

但若超量、超標使用, 導致葡萄、水果和蔬菜"催熟劑"含量超標, 則可能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而過多的食用這些經過催熟的水果會對人體造成很大的傷害。

危害二

乙烯廣泛存在於植物的各種組織、器官中, 是由蛋氨酸在供氧充足的條件下轉化而成的。 它的產生具有“自促作用”, 即乙烯的積累可以刺激更多的乙烯產生。 因而果實中乙烯含量增加時, 已合成的生長素又可被植物體內的酶或外界的光所分解, 可促進其中有機物質的轉化, 加速成熟。 乙烯也有促進器官脫落和衰老的作用。

危害三

目前使用最廣泛的催熟劑是“乙烯利”, 在2005年, 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出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2763》中, 對農作物表面乙烯利的最大殘留量也做出了相關規定。 該標準列出, 在芒果等一些熱帶及亞熱帶水果中, 乙烯利的最大殘留量不能超過2mg/kg。 只要不超過這一限度, 那就是合法的。

危害四

吃水果時應優先挑選自然熟水果, 選擇應季的及本地產的農產品。 本地水果不僅成熟度好, 營養價值損失小, 而且不需用保鮮劑處理, 污染較小。 要辨別催熟的葡萄, 首先你應該知道葡萄品種的正常成熟期。 如果每一顆葡萄顏色都很深而且亮度很好, 就很有可能是催熟的, 相反, 如果一串葡萄中, 能區分出熟的和不熟的葡萄, 則說明這串葡萄沒有經過催熟。

自然成熟的葡萄外皮上會有一層薄薄的白粉, 一擦就掉。 催熟或是染色的葡萄則沒有這層粉, 從口感上說, 催熟的葡萄不甜, 而自然成熟的葡萄口感較為甜滑, 果梗部分顏色較為新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