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眼角腫小包是什麼病

很多家長會碰到自己的孩子眼角突然腫起個小包, 會以為是長針眼, 就隨便買點藥水眼藥膏之類的用用, 結果不僅沒有好轉反而加重了病情, 其實引起眼角腫小包的原因不僅僅是長針眼, 也就是麥粒腫, 還有一種叫霰粒腫, 霰粒腫也是兒童非常常見的易發的眼病之一, 兩者的症狀都比較的相似, 極容易被混淆, 所以一旦出現眼角腫小包的情況要儘早去醫院檢查對症治療。

麥粒腫表現為眼瞼局部腺體出現急性化膿性炎症, 發病原因包括細菌感染引起紅腫發炎, 初起時癢感逐漸加劇, 眼瞼水腫充血, 且有脹痛或壓痛。 而霰粒腫則是由於瞼板腺導管堵塞, 分泌物不能及時排出形成的囊腫, 慢慢發展成為一種慢性肉芽腫性炎症, 不紅不痛, 但持續時間可長達數月。

孩子長了霰粒腫, 早期症狀並不明顯, 腫塊有時候比米粒還小, 更不容易發現。

家長常常是在孩子閉眼時, 才能發現眼瞼表面皮膚隆起。 如果不仔細觀察, 很容易造成疏漏。 在家長自行檢查時, 可讓孩子閉上眼睛, 用手指觸摸眼皮, 則會發現有圓溜光滑的小疙瘩。 當翻轉眼皮時, 可在相應位置見到微微隆起的暗紅色圓形病灶。 簡單來說, 觸摸患處有無痛感, 是分辨麥粒腫和霰粒腫的簡易方法。 但如果霰粒腫合併細菌感染, 早期症狀則會與麥粒腫相似。 如果家長發現孩子眼皮有腫脹, 且有增大趨勢, 應及時就診, 不要延誤治療良機。

麥粒腫和霰粒腫在治療上都可以採用熱敷。 汪國鋒提醒家長, 孩子得了麥粒腫後要注意, 在膿頭未形成之前可熱敷, 每日三至四次, 以促進化膿, 輕的炎症可在熱敷後完全消失。 早期雖然局部輕微癢痛, 但無全身不適, 此時點滴抗生素眼藥水即可。 但一旦膿頭出現, 就應及時帶孩子到醫院切開排膿, 不要等到自行破潰, 這樣可減少病兒的疼痛, 以縮短療程。 但當膿頭出現時, 切忌再用手擠壓, 更不要用髒手揉眼睛,

以免將細菌帶入眼內, 引起感染, 甚至嚴重的併發症。

對於小的霰粒腫, 在連續熱敷一至兩周後, 可以吸收消散。 但對於大的霰粒腫, 在熱敷無效時, 可進行手術切除。

兒童是很容易得麥粒腫或霰粒腫的。 一方面, 由於孩子的不良生活習慣, 比如暴飲暴食、喝水少、愛偏食等,

再加上孩子本性好動, 又經常會用髒手揉眼睛, 容易造成細菌感染;另一方面, 幼兒的新陳代謝較快, 免疫機能差, 對感染的抵抗力也不強, 還容易上火。

家長應教育孩子不要用髒手揉眼睛, 注意用眼衛生, 儘量讓孩子少吃或不吃辛辣刺激性或油膩的食物, 多飲水, 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