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洗肝散的功效與作用

相信很多朋友的身體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問題, 那種不適的感覺是最痛苦的事情, 怎麼樣能改善這樣的現象呢?中醫方劑是一種非常好的方法。 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洗肝散的製作方法。

【處方】 當歸(去蘆)、薄荷(去梗)、羌活(去蘆)、防風(去蘆)、山梔子仁、甘草(炙)、大黃(煨)、川芎, 各二兩。

【炮製】 上為末。

【功能主治】 治風毒上攻, 暴作赤目, 腫痛難開, 隱澀眵淚, 昏暗羞明, 或生翳膜, 並皆治之。

【用法用量】 每服二錢, 冷水或熟水調下, 食後, 日服見效。

【摘錄】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處方】 當歸(去蘆)薄荷(去梗)羌活(去蘆)防風(去蘆)山梔子仁 甘草(炙)大黃(煨)川芎各60克

【制法】 上藥八味, 共為細末。

【功能主治】 疏風散熱, 清肝瀉火。 治風熱熱毒上攻, 眼目暴赤, 腫痛難開, 隱澀眵淚, 昏暗羞明, 或生翳膜, 大便秘結, 小便赤澀, 脈弦實有力。

【用法用量】 每服6克, 涼開水調下, 食後服。

【備註】 肝屬木而主目。 風熱犯肝上沖於目, 所以目赤腫痛。 方中薄荷、羌活、防風疏散風熱, 當歸、川芎養血活血, 血行則風自滅;梔子清肝火, 利小便;大黃瀉實火, 通燥結, 使二便通利, 熱毒下降, 則赤腫可消;甘草調和諸藥。 配合成方, 共奏疏風散熱, 清肝瀉火之功。

【摘錄】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七

【處方】 車前子3克 柴胡4.5克 黃芩3克 細辛1.5克 玄參3克 茺蔚子6克

【制法】 上藥研為粗末。

【功能主治】 治肝經鬱火上沖, 雀目內障, 眼中癢澀,

朝明暮暗, 黃昏視物難見。

【用法用量】 用水300毫升, 加黑豆3~7粒, 煎至150毫升, 去滓, 空腹時溫服。

【摘錄】 《醫宗金鑒》卷七十七

有時候人們往往會莫名其妙的感覺自己情緒煩躁, 無來由的發火等, 這是臟腑中需要調理的徵兆。 中藥方劑可以溫和的梳理潛藏在我們身體中的各種負面元素, 使得我們心情變得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