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白松塔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出自《山西中草藥》。

【拼音名】Bái Sōnɡ Tǎ

【別名】松塔、松球、松果、槨樹核桃、蛇皮松果、白松果

【來源】

藥材基源:為松科植物白皮松的毬果。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inus bungeana Zucc.ex Endl.

採收和儲藏:冬初採收毬果。

【原形態】喬木, 高達30m, 胸圍可達3m。 樹皮灰綠色或淡灰褐色, 不規則剝裂;一年生枝灰綠色, 無毛。 冬芽紅褐色, 卵圓形。 針葉3針一束, 粗硬, 長5-10cm, 徑1.5-2mm, 葉背及腹面兩側均有氣孔線, 先端尖, 邊緣有細鋸齒;葉鞘早落。 雄球花卵圓形或橢圓形, 長約1cm, 多數聚生於新枝基部成穗狀, 長5-10cm;雌花序1至數枚生新枝上部。 毬果卵圓形, 通常單生, 初直立, 後下垂, 熟時淡黃褐色, 長5-7cm,徑4-6cm, 種鱗先端厚, 鱗盾多為菱形, 有脊, 鱗臍生於鱗盾的中央, 有刺尖。 種子灰褐色, 近倒卵圓形, 長約1cm, 種翅短, 赤褐色, 易脫落, 長約5mm。 花期4-5月, 果熟期翌年10-11月。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500-1800m的山地。

資源分佈:分佈於山西、陝西、甘肅、河南、四川、等地。 此外, 遼寧, 北京、山東、江蘇、浙江、江西(廬山)有栽培。

【栽培】

1.生物學特性 耐嚴寒, 自然分佈在氣候冷涼的高海拔地區酸性土石山上, 能在-30℃乾冷的氣候下生長。 適合生長於酸性土壤中, 但在pH7.5-8的微鹼性土中也能適慶, 喜光, 幼時稍耐陰, 壽命長。

2.栽培技術 育苗地應選排水良好, 有灌溉條件、地努平坦、土層深厚的砂壤土或壤土。 四春土壤解凍後應立即進行播種, 播前種子需催芽 。 採用高畦或高壟播種, 每1hm用種15-22.5kg.覆土1-1.5cm, 上蓋1cm厚溫鋸末。 幼苗出土後要防止鳥害, 播種當年冬應埋土防寒, 翌年去土澆水。 春天選用二年生苗移栽, 株行距20cm×60cm, 隨挖橢栽, 栽後踏實澆水。

3.病蟲害防治 種苗立枯病, 可在苗床上撒藥土, 或發病期噴施敵克松500-800倍液防治。 蟲害主要有種蠅為害幼苗,

所用基肥必須充分腐熟、碾碎。 松大蚜為害苗木嫩枝和針葉, 為害初期噴50%辛硫磷乳劑。

【性狀】性狀鑒別 毬果卵圓形, 長5-7cm, 淡黃褐色或棕褐色。 種鱗先端厚, 鱗盾多為菱形, 有橫脊, 鱗臍生於鱗盾中央, 具刺尖。 種子倒卵圓形, 長約1cm, 種皮棕褐色, 胚乳白色, 氣香, 味甜, 富油質;種翅長5mm, 有關節, 易脫落。

【化學成份】白松塔含皂甙、酚類、揮發油、揮發油中含檸檬酸(limonene)等。

【藥理作用】

1.祛痰、止咳、平喘作用 煎劑50g/kg或酚部分1.5g/kg, 用小鼠酚紅法證明有明顯的祛痰作用;揮發油亦有一定的祛痰作用, 主要為中性油Ⅱ(尚未鑒定)。 總揮發油2g/kg, 或其中的中性油Ⅰ(初步鑒定為檸檬烯)0.7g/kg, 對氨水引咳的小鼠有止咳作用, 由於其止咳嗽作用往往隨祛痰作用同時發生, 故認為鎮咳作用可能是祛痰作用的結果。

總揮發油及煎劑對噴霧組胺-乙醯膽鹼所致的豚鼠支氣管痙攣有平喘作用, 其平喘有效成分主要為中性油。

2.對動物實驗性支氣管炎的影響 煎劑每日50g/kg灌胃, 給藥10天, 對因長期給予氯氣引起的慢性氣管炎病理模型, 具有促進病變組織恢復的作用;煎劑對長期煙絲薰染引起的大鼠支氣管炎, 有抑制柱狀上皮細胞向杯狀細胞轉化以及漿液腺向粘液腺轉化的作用, 表現為對照組氣管漿液腺與粘液腺的比值為1:4.3, 而治療組的比值則恢復到近於1:1, 各級支氣管粘膜杯狀細胞數, 治療組也較對照組明顯減少;細支氣管的炎症也大部分恢復。 揮發油乳劑則未觀察到此作用。

3.對腎上腺皮質功能的影響:2%總揮發油15mg/kg給大鼠灌胃,

其24小時尿排泄的17酮類甾醇的量, 較約藥前有明顯增加。

4.鎮靜、耐低壓作用:煎劑2g給鼠灌胃, 用小鼠抖籠法, 可以看出小鼠的自發活動明顯減少;同樣劑量煎劑灌胃, 能減少小鼠在低氣壓下的死亡率。

5.抑菌作用:總揮發油1.31mg/ml對肺炎球隊菌有抑制作用。 2.62mg/ml對流感桿菌、甲型鏈球菌有抑制作用;10.5mg/ml對卡他球菌有抑制作用。 但灌胃給藥對感染肺炎球菌的小鼠並無保護作用。

【毒性】小鼠一次灌胃的半數致死量, 揮發油為2.29g/kg, 酚部分為0.208g/kg。 亞急性毒性, 大灌服煎劑50g/kg或2%揮發油乳劑15ml/kg, 每天1次, 連續1.5月, 煎劑組動物給藥初期出現厭食、體重下降、豎毛等現象, 經10餘日逐漸恢復正常, 對其體重和肝功能(穀丙轉氨酶和麝香草酚濁度試驗)都無不良影響,

病理切片檢查亦未發現有藥物中毒性病變。

【性味】苦;性溫

【功能主治】祛痰;止咳;平喘。 主慢性氣管炎;咳嗽;氣短;吐白沫痰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1-2兩。

【各家論述】《山西中草藥》:鎮咳, 祛痰, 消炎, 平喘。 治慢性氣管炎, 咳嗽, 氣短, 吐白沫痰。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