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野燕麥功效與作用究竟有哪些

最近不管是電視廣告上, 還是網路之上, 鋪天蓋地的都是關於野燕麥的介紹。 對於野燕麥, 一般人其實都是不熟悉的, 我們所知道的通常也只是它的名字而已。 其實根據瞭解, 野燕麥確實就像介紹的那樣, 存在著諸多方面的功效與作用的。 那麼, 野燕麥功效與作用究竟有哪些呢?對此,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深入探究一下吧。

野燕麥性味和功用甘, 溫。 歸肝、肺經。 補虛, 斂汗, 止血。 用於自汗、盜汗、虛汗不止, 吐血, 崩漏。 常用量15~30克。 野燕麥全草功效基本同果實, 用於吐血, 血崩, 白帶, 便血, 自汗, 盜汗。 常用量15~60克。 由於其含糖量高, 適口性好, 植株高大, 莖細, 葉量較多, 宜於收割後調製乾草。 含粗蛋白質中等, 無氮浸出物豐富, 粗纖維含量中等同其他植物纖維來源相比, 野燕麥乾草的中性洗滌纖維的含量更低, 並且比其他含更高中性洗滌纖維的乾草更為適口。 野燕麥乾草口味很甜,

並富含高度的水溶性碳水化合物。

野燕麥與小麥和節節麥相比主要是它們的葉形比小麥窄細, 葉莖處發紅。 另外雀麥、野燕麥的葉子迎著光可見生著短絨毛, 而小麥葉上無毛。 這些禾本科雜草生長快, 植株高, 成熟早, 將與小麥爭光、爭水、爭肥, 所以一定要除掉。 野燕麥特徵:鬚根較堅韌。 稈直立, 光滑, 高60~120cm, 具2-4節。 葉鞘鬆弛;葉舌透明膜質, 長1~5mm;葉片扁平, 寬4~12mm。 圓錐花序開展, 金字塔狀, 分枝具角棱, 粗糙。 小穗長18~25mm, 含2-3個小花, 其柄彎曲下垂, 頂端膨脹;小穗軸節間, 密生淡棕色或白色硬毛;穎卵狀或長圓狀披針形, 草質, 常具9脈, 邊緣白色膜質, 先端長漸尖;外稃質地堅硬, 具5脈, 內稃與外稃近等長;芒從稃體中部稍下處伸出, 長2-4cm, 膝曲並扭轉。

穎果被淡棕色柔毛, 腹面具縱溝, 不易與稃片分離, 長6~8mm。

上面文章的詳細闡述, 便讓我們深刻地瞭解到了有關野燕麥的功效與作用。 由此可見, 野燕麥的功效與作用確實是非常多的, 比如說對於血崩的人來說, 常吃野燕麥就可以起到輔助治療之效。 除此之外, 對於經常便血或者是盜汗的病人來說, 野燕麥也是有著非常好的治療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