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空腹運動助燃脂?這2種人嘗試小心引發猝死

肥胖是全民公敵, 但現在醫學上測量肥胖不再只用體重, 而是以脂肪占體重的比例, 一般而言, 男生體脂率正常在14%至23%之間, 女生約在17%至27%之間。

運動助減重 但不一定消脂

成年男子的體脂肪率超過25%、成年女子超過30%, 就是所謂的“肥胖”。 所以就算有人體重超重許多, 但體脂肪率達標, 並不能稱為肥胖;反之若體重在標準以下, 但體脂肪率在30%以上, 也可以稱為肥胖。 雖然運動可幫助減重, 但不一定能達到燃燒脂肪目標, 特別是空腹運動, 包括:糖尿病、胃不好等兩大族群, 容易造成血糖偏低、胃酸分泌過多, 及肌肉流失等問題, 甚至易引起猝死等風險, 千萬不可輕忽。

飯後2小時 運動加強肌肉

至於飯前運動好, 還是飯後運動好?一直是大家討論焦點。 一般觀念是“早上運動:先鍛鏈再吃早餐”、“晚上運動:先吃飯再運動”, 無論如何, 飯後都不宜立即運動, 不僅容易引起腸胃不適, 甚至比空腹運動的危害更大。

飯後如果要做劇烈運動, 應至少先休息1至2小時, 讓胃裡的食物完成消化動作;故理想的運動時間, 差不多是吃完飯後2個小時左右才可以開始, 同時建議運動後再喝杯牛奶、豆漿, 既能補充體力, 又能加強肌肉。 例如,

餐點吃1個便當, 便可在飯後1小時左右進行低強度的運動 (散步);飯後1至2小時, 則適合中強度的運動 (慢跑、快走、休閒騎腳踏車等);飯後2小時, 才可開始進行高強度運動 (打籃球、快速騎腳踏車)。

想要降低體脂肪, 建議飲食內容應以天然食物為主, 也就是攝取大量蔬菜、水果, 搭配優質蛋白質和澱粉, 少碰加工食品, 例如餅乾、含糖飲料, 以及精緻澱粉;另外, 高油脂、高脂肪食物, 如炸雞, 也會加速體內脂肪累積, 最好少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