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高尿酸是心血管事件的幫兇

高尿酸:心血管事件的幫兇

即使是不缺吃穿的年代, 看到影視劇裡“大口吃肉, 大口喝酒”的情節, 也會輕易喚醒內心的波瀾。 鮮美的食材讓貪吃的人欲罷不能, 只好打個飽嗝之後再去檢討美味背後的地溝油、防腐劑、農藥等一堆煞風景的東西。 而我要說的是, 即使是“綠色食品”中也普遍存在的一種物質——嘌呤。 肉、海鮮、動物內臟和啤酒、肉湯等富含嘌呤, 嘌呤代謝後會產生尿酸。 臨床上, 空腹血清尿酸一般男性>420μmol/L、女性>360μmol/L即可確定為高尿酸血症。 那麼問題來了, 尿酸高容易引起痛風, 並對心血管系統產生影響。

有證據表明, 尿酸增多可在一定程度上助長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 另外, 尿酸增多還會加劇血小板聚集和鈉的吸收, 容易引發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冠脈內形成血栓。 我接診過數十位身家富庶的老闆, 他們在直觀上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身寬體胖, 一經檢查化驗都有高尿酸血症。

嚴格意義上講, 高尿酸血症是不能根治的, 需要維持治療。 對於高尿酸血症的走向, 不論是尿毒癥還是心血管疾病, 都應當引起足夠的重視。

高尿酸血症“偏好”以下人群:6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 肥胖的中年男性和絕經期後的女性, 高血壓、動脈硬化和糖尿病患者, 原因未明的關節炎、腎結石患者, 有高尿酸血症家族史的成員, 長期吃肉和飲酒的人。

高尿酸血症與冠心病

早在1951年, 國外學者就發現尿酸水準與心血管病死亡率呈正相關, 尤以缺血性心肌病死亡的患者中的血尿酸水準最高。 當血尿酸值超過480μmol/L時, 對心臟的損害是顯著的(結構改變和功能受損)。

高尿酸症可增加冠心病患者(尤其是女性)的死亡率, 血尿酸每升高59.5μmol/L, 冠心病死亡危險性增加48%;尿酸>357μmol/L者更易患上冠心病。

高尿酸血症與高血壓

高尿酸血症與高血壓息息相關:原發性高血壓人群中, 即使沒有其他併發症, 也有近30%的患者伴有高尿酸血症。 多年臨床總結發現, 血尿酸水準每增加17μmol/L, 發生高血壓的相對危險度就會增加13%。 2007年MRFIT(多種易患因素干預試驗)研究顯示, 血壓正常的高尿酸血症男性, 連續隨訪6年, 發展為高血壓的風險,

比正常男性高出80%!

高尿酸血症與心力衰竭

當血尿酸>565μmol/L, 心衰死亡率升高, 且尿酸值越高, 心衰患者死亡率增加的越明顯。 如血尿酸>800μmol/L者較血尿酸

防治有“方”——口下積“德”

我國尿酸升高患者多達1.2億, 10年內增加了10倍!不論患者是否合併其他危險因素, 高血尿酸都能導致心血管死亡率的上升。 然而有些患者的血尿酸很高, 身體卻無任何症狀和不適, 這也給防治工作帶來了的阻撓。

治病講究防患於未然, 飲食控制和運動療法是防治高尿酸血症的基礎, 所以大家除了每天堅持至少3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以外, 就要口下積“德”了:日常飲食應以低嘌呤食物為主, 除了少吃薯片、豆干、餅乾、紫菜和香菇等, 還要嚴格控制含脂肪量較多的肉類及動物內臟的攝入;至於醃制食品、香辛料和碳酸飲料等,

也最好不要吃或喝;含鉀高的食物對於防治高尿酸血症比較有利, 比如番茄、西藍花、香蕉、木瓜和芹菜等。 另外, 告訴大家一個“去嘌呤”烹飪秘方——食用前先用水焯煮一下。

吃的東西選對了, 但也不能太飽, 倒是可以多喝點——當然是水了!我建議大家每日飲水量在1500ml以上。

如果在改變生活方式後血尿酸仍然高於正常值, 或者尿酸升高合併心血管危險因素(血尿酸>471μmol/L), 無合併症但血尿酸>530μmol/L的患者, 都應儘快到醫院就診, 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藥物降低血尿酸。

摘自:汪芳著 《汪芳說 血管清爽活百歲》 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