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紫花絡石的功效與作用

紫花絡石是一種普通的中藥材, 具有極大的保健作用, 對於一些疾病也有一定的效果, 我們需要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 生活中很多人對於紫花絡石不瞭解, 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紫花絡石。

【別名】 藤序絡石、牛角藤、掰果、銀絲藤、牛藤、車藤、藤杜仲、白九牛藤

【來源】 藥材基源:為夾竹桃科植物紫花絡石的莖藤和莖皮。

【原形態】 粗壯木質藤本。 全株無毛或幼時具微長毛;莖直徑約lcm, 具多數皮孔。 葉對生;葉柄長3-5mm;葉片厚紙質, 倒披針形。 倒卵形或長橢圓形, 長8-15cm, 寬3-4.5cm, 先端尖尾狀, 基部楔形或銳尖, 稀圓形;側脈多至15對, 在葉背明顯。

聚傘花序近傘形, 腋生或有時近頂生, 長1-3mm;花梗長3-8mm;花紫色;花蕾頂端鈍;花萼裂片5, 緊貼於花冠筒上, 卵圓形、鈍尖, 內有腺體約10個;花冠高腳碟狀, 花冠筒長約5mm, 花冠裂片5, 倒卵狀長圓形, 長5-7mm;雄蕊5, 著生於花冠筒基部, 花藥隱藏於其內;子房卵圓形, 無毛, 花柱線形, 柱頭近頭狀;花盤的裂片與子房等長。 蓇葖圓柱狀長圓形, 平行, 向端部漸狹, 略似鐮刀狀, 通常端部合生, 老時略展開, 長10-15cm, 直徑10-15mm;外果皮無毛, 具細縱紋。 種子暗紫色, 倒卵狀長圓形或寬卵圓形, 端部鈍頭, 長約15mm, 寬7mm;種毛細絲狀, 長約5cm。 花期5-7月, 果期8-10月。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山谷疏林中或水溝邊。

【性狀】 性狀鑒別 莖藤圓柱形, 外表面灰褐色, 皮孔橫向突起, 並有微突起的橫紋;質硬, 折斷時皮部有稀疏的白色膠絲,

無彈性。 氣微, 味微苦。 莖皮捲筒狀或槽狀, 外表面灰褐色, 內表面黃白色或黃棕色, 具細縱裂紋。 折斷時有稀疏白色膠絲。

【性味】 辛;微苦;性溫;有毒

【歸經】 肺;肝經

【功能主治】 祛風解表;活絡止痛。 主感冒頭痛;咳嗽;風濕痹痛;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 9-15g;研末, 3-5g;或浸酒。

【注意】 《全國中草藥彙編》:"中毒症狀:心慌, 出汗多。 "

【摘錄】 《中華本草》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麼是紫花絡石, 我們知道紫花絡石不但可以用來治療疾病而且還有很好的保健功效, 所以我們要善於利用紫花絡石來為我們的健康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