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高血壓病人突然血壓低是怎麼回事?

隨著年齡的加大, 加上在日常生活中生活作息習慣不好, 不少中老年朋友都患上了高血壓, 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 這類疾病不易治癒, 而且一旦大病情況也非常兇險, 突發狀況也非常多。 比方說, 高血壓病人突然出現血壓低, 這種現象少見, 而且也非常反常, 那麼, 這種情況是由於什麼原因引起的呢?

1.體位變動, 如從座位上站起來或起床下地時。 有的患者可因晚上起夜突然感到頭暈而摔倒。 研究發現, 平臥時的基礎收縮壓越高, 其站立時收縮壓下降幅度越大, 出現低血壓的概率越大。

2.服用某些降壓藥物, 如具有中樞降壓作用的甲基多巴、可樂定等, 擴張外周血管的呱唑嗪、胍乙啶等, 減少靜脈回流的硝酸酯類、利尿劑等, 都可引起低血壓。 當然, 在使用任何一種降壓藥物時, 劑量過大或用法不當都可能導致血壓過低。 例如, 有些患者服用一種藥物降壓不理想時,

為了儘快控制血壓, 經常自行增加藥物劑量, 或者還沒等藥物充分發揮作用, 就過早加用其他降壓藥物, 導致血壓過度降低。

3.服用某些抗精神病藥, 如吩噻嗪、三環類抗抑鬱藥、抗焦慮藥等, 也可能導致低血壓, 尤其是與高血壓藥合用時更易出現低血壓。

老年高血壓患者要預防低血壓, 需注意以下幾點:

1.防止體液過多丟失。 在服降壓藥過程中, 如遇大量出汗、急性水性腹瀉等情況時, 應及時補充水和電解質。 若腹瀉應及時服用止瀉藥, 並適當喝些淡鹽水, 必要時還需靜脈輸液。

2.服用降壓藥物後要經常測血壓, 如發現低血壓出現的情況較多, 應讓醫生根據血壓情況酌情調整降壓藥劑量, 最好不用利尿劑或含有利尿成分的降壓藥。

由此, 相信經過小編上述的講解, 很多朋友都看懂了出現這種情況的可能性, 如果不能確定, 一定要及時去醫院進行診治, 與此同時, 在日常生活中, 要保證飲食的平淡, 早睡早起, 同時有條件的朋友在早晨也可以頓頓鍛煉身體, 更有利於病情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