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荸薺的營養具有清火解暑的功效

文章導讀

荸薺, 大多數人都認為是生吃或者是煮熟吃, 熟不知, 它還有很多種不同的烹飪方法, 都是美味!

荸薺, 肉質潔白, 清脆可口,

炒、焯、燒、煨、炸無不可。 色澤淡黃、酸甜水脆的陝西名素菜"糖醋荸薺", 就是先用沸水一焯, 再用熱油稍炸, 然後放糖醋汁烹製的。 北京的"玫瑰荸薺餅", 是將荸薺絞成細泥, 摻上麵粉拌勻, 摶成球形, 油炸後, 另起鍋用開水、白糖和糖玫瑰攪炒成汁, 倒入荸薺球, 淋上花生油而成的。 此菜質地細膩嫩軟, 滋味香甜, 有馥鬱的玫瑰香味。 荸薺不僅可以單烹, 與葷食相配也能烹出很多特色的佳餚, 如"荸薺炒蝦仁"、"荸薺炒雞丁"、"荸薺燒雞"、"荸薺肉卷"、"南薺煎餅"等。

現代科學分析, 荸薺除含有豐富的水分、21.8%的澱粉、1.5%的蛋白質外, 還含有鈣、磷、鐵、維生素A原、碳酸及維生素B1、B2、C等物質。 另外, 還含有不耐熱的抗菌成分--荸薺英及防治癌症的有效成分。 實驗證明,

荸薺英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等, 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上海腫瘤防治研究協作組在篩選中藥時, 發現荸薺的各種製劑在動物體內, 均有抑制腫瘤細胞作用。 新加坡中醫學報也曾介紹, 當地用荸薺來輔療食道癌。

中醫認為荸薺味甘、性寒, 入肺、胃經, 具有清熱止渴、利濕化痰、溫中益氣、清風解毒等功效, 可用于陰虛火旺、肺熱咳嗽、疲積、目赤、咽喉腫痛等病。 有的中醫還常用它配合海蜇皮製成"雪羹湯", 清熱祛痰、降低血壓, 療效甚好。

小編在此提醒:荸薺表皮往往附生有薑片蟲的幼蟲囊物, 生食時應用稀釋的錳酸鉀溶液或萬分之一的漂白粉浸泡五分鐘, 以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