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

溫度過高味精會致癌嗎?

在我國, 味精曾經是我們餐桌上不可缺少的調味品, 在食物中放進味精, 會讓味道鮮美很多。 然而, 味精並不是完全無害。 早在上世紀80年代, 人們就發現味精有毒, 甚至還有人指出:一旦溫度超過100℃, 味精就會產生致癌物質——焦谷氨酸鈉。 這些言論一度讓習慣用味精調鮮的中國菜在國際上被冷落。 漸漸地, 國人對味精也有了偏見, 味精到底能不能吃?安不安全?

下面, 我們來一一解答。

味精是個什麼東西?有什麼樣的來歷?

味精的主要成分就是谷氨酸鈉, 谷氨酸的鈉鹽, 分子式為, 谷氨酸鈉水解為谷氨酸, 而谷氨酸有鮮味, 這就是味精之所以能提鮮的原因。

谷氨酸鈉存在於葡萄、番茄這些水果中, 既然葡萄、番茄無害, 那麼味精也是能吃的吧?至於水解後的谷氨酸也是人體所需的營養成分, 生活中很多動植物蛋白質食物中都含有谷氨酸, 比如牛奶、雞蛋、豬肉等等。

“味精有毒”論不攻自破。

由谷氨酸鈉的分子式可以看出, 它是一種並不穩定的狀態, 加熱後極易脫水變為另一種穩定的物質——焦谷氨酸鈉。 但首先, 溫度並不是人們傳聞的100℃, 味精溶解最佳溫度是70℃-90℃;在150℃時, 它會脫水, 產生結晶;如果到了200℃以上, 谷氨酸鈉會發生分子內脫水, 這才變為焦谷氨酸。 其次, 由於焦谷氨酸沒有鮮味, “谷氨酸鈉轉化為焦谷氨酸鈉會降低鮮味”是正確的, 但是焦谷氨酸致癌, 這個言論尚無科學證明。 焦谷氨酸鈉別名為L-2-吡咯烷酮-5-羧酸鈉, 分子式為C5H8NO4Na·H2O。 它也是白色結晶性粉末, 極易溶于水, 有較弱的刺激性, 但沒有過敏反應, 使用的時候基本無毒, 對人體無害。

據央視一項調查顯示, 超半數消費者對味精有抵觸心理。

所以, 從科學層面來看, 所謂“味精致癌論”更多是危言聳聽。 值得注意的是, 平時在使用味精時, 考慮到谷氨酸鈉的分子特性, 酸鹼性較大的菜品不易加入味精調味。 在谷氨酸鈉鹽中只有L型的具有鮮味, 它的水溶液擁有的鮮味更純正, 因此, 在微酸性水溶液中, PH值在5.5-8.0時, 鮮味最濃;而PH值小於4時, 鮮味較弱;PH值大於8時會形成二鈉鹽, 這時鮮味就消失了。

從口感的角度來看, 添加味精時也要注意溫度, 70℃-90℃為最宜。 炒菜一般在菜肴出鍋前加入, 為了防止脫水生成焦谷氨酸鈉, 丟失鮮味;而涼拌菜要早放, 使之充分溶解。

另外, 味精的適宜濃度為0.2%-0.5%, 因此添加的時候也要注意適量, 一是不要將菜品的本味壓制下去, 二是過猶不及, 過多攝入味精對身體也無益,

原因和食鹽一樣, 味精中含鈉, 高血壓患者不宜多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