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曼陀羅葉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出自《現代實用中藥》

【拼音名】Màn Tuó Luó Yè

【英文名】Datura Leaf

【來源】

藥材基源:為茄科植物白曼陀羅和毛曼陀羅的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Datura metel L. Datura innoxia Mill.

採收和儲藏:7-8月間採收, 兒用, 亦可曬乾或烘乾。

【原形態】

一年草本, 高30-100cm。 全株近無毛。 莖直立, 圓柱形, 基部木質化, 上部呈叉狀分枝, 綠色, 表面有不規則皺紋, 幼枝四棱形, 略帶紫色, 被短柔毛。 葉互生, 上部葉近對生;葉柄長2-5cm;葉片寬卵形、長卵形或心臟形, 長5-20cm, 寬4-15cm, 先端漸尖或銳尖, 基部不對稱, 邊緣具不規則短齒、或全緣而波狀, 兩面無毛或被疏短毛, 葉背面脈隆起。 花單生於枝叉間或葉腋;花梗長約1cm,

直立或斜伸, 被白色短柔毛;花萼筒狀, 長4-6cm, 直徑1-1.5cm, 淡黃綠色, 先端5裂, 裂片三角形, 整齊或不整齊, 先端尖, 花後萼管自近基部處周裂而脫落, 遺留的萼筒基部則宿存, 果時增大呈盤狀, 直徑2.5-3cm, 邊緣不反折;花冠管漏斗狀, 長14-20cm, 簷部直徑5-7cm, 下部直徑漸小, 向上擴呈嗽叭, 白色, 具5棱, 裂片5, 裂片5, 三角形, 先端長尖;雄蕊5, 生於花冠管內, 花藥線形, 扁平, 基部著生;雌蕊1, 子房珠形, 2室, 疏生短刺毛, 胚珠多數, 花柱絲狀, 長11-16cm, 柱頭盾形。 蒴果圓球形或扁球狀, 直徑約3cm, 外被疏短刺, 熟時淡褐色, 不規則4瓣裂。 種子多數, 扁平, 略呈三角形, 熟時褐色。 花期3-11月, 果期4-11月。

一年生草本, 高1-2m。 有惡臭, 全株被白色細腺毛及短柔毛。 莖粗壯, 直立, 圓柱形, 基部木質化, 上部多呈叉狀分枝, 灰綠色。

葉互生或近對生;葉片廣卵形, 長8-20cm, 寬5-12cm, 先端急尖, 基部斜心形, 全緣或呈微波狀, 背面葉脈隆起。 花大, 直立或斜升, 長15-20cm, 直徑7-8cm, 花冠白色或淡紫色, 具5棱;花萼筒部有5棱角, 先端5淺裂, 花後自近基部斷裂, 宿存部分橢果實而增大並向外反折。 蒴果生於下垂的果梗上, 近圓形, 密生柔韌針狀刺並密被短柔毛, 熟時先端不規則裂開。 種子多數, 腎形, 淡褐色或黃褐色。 花期5-9月, 果期6-10月。

【性狀】

性狀鑒別 (1)白曼陀羅葉 葉多皺縮捲曲, 灰綠色或灰褐色, 完整者展平後呈卵形或廣卵形, 長8-20cm, 寬6-14cm, 先端漸尖, 基部稍圓或近於截形, 不對移, 全緣或每邊具3-4淺鋸尖, 基部稍圓或近於截形, 不對稱, 全緣或每邊具3-4淺鋸齒, 側脈4-6對, 約成45°角離開中脈至近緣處向上彎曲, 中脈與側脈在下面突起;葉柄近圓柱形,

長2-3cm, 上面中央有淺槽。 氣微酸臭, 味苦。

(2)毛曼陀羅葉 葉廣卵形, 長6-28cm, 寬4-24cm, 先端漸尖, 基部圓形或截形或楔形, 少闊楔形, 顯著不對稱, 少有對稱, 全緣或呈不規則羽狀淺裂, 裂片三角形, 有緣毛, 上面疏有白色柔毛, 脈上較密, 下麵密被白色柔毛, 脈上龍密, 側脈7-10對, 成60°-80°角離開中脈直達裂片先端, 中脈及側脈下面突出;葉柄近圓柱形, 長2-16cm, 微紫色, 密生白色柔毛。 氣微, 味苦。

顯微鑒別 粉末特徵:(1)白曼陀羅葉 淡綠色或黃綠色。 ①草酸鈣簇晶眾多, 直徑14-28μm;砂晶較少;小棱晶少見。 ②表皮細胞垂周壁微波狀彎曲, 氣孔不等式, 下表皮氣孔常癟縮, 為其特徵。 ③多細胞非腺毛少見, 常折斷, 壁具疣點。 ④腺毛很少見, 腺頭多細胞, 柄單細胞。 ⑤葉的柄斷碎片,

具不等面型構造, 柵欄細胞1列。

(2)毛曼陀羅葉 棕綠色。 ①草酸鈣簇晶多數, 直徑至28μm以上。 ②表皮細胞垂周壁多少彎曲, 氣孔不等式。 ③多細胞非腺毛除基部細胞外, 均有明顯疣狀突起。 ④腺毛有2種:腺頭單細胞, 柄2-4細胞者為多;腺頭3-4細胞, 柄單細胞者較少見。 ⑤葉的橫斷碎片可見簇晶存在於鄰近柵欄組織的海綿組織中。

【化學成份】

1.白曼陀羅 葉含莨菪堿(hyoscyamine), 天仙子堿(scopolamine)即工莨菪堿(hyoscine)[1, 2], 白曼陀羅堿(datumetine), 阿托品(atropine)[3], 白曼陀羅素(datumetelin)[4], 白曼陀羅素C、D、E、F、G[5], 白曼陀羅靈(datumelin), [6], 曼陀羅靈(daturilie)[7, 8], 曼陀羅靈醇(daturilinol)[9], 魏察白曼陀羅素(withametelin)[10], 魏察白曼陀羅素B[11]、C、D、E[12], 斷魏察白曼陀羅素(secowithametelin)[13], 12-去氧魏察曼陀羅內酯(12-deoxywithastramonolide), 印度小酸漿醇(physalindicanol)A[11]及N-(對-羥基苯乙基)-對-羥基掛皮醯胺[N-(p-hydroxyphenyle-thyl)p-hydroxycinnamamide][12]。

全草含白曼陀羅素A、B[14]。

2.毛曼陀羅 葉中含東莨菪堿, 莨菪堿,

陀羅堿(meteloi-dine)及黃酮類成分:槲皮素-7-葡萄糖-3-槐糖甙(quercetin-7-glu-cosideo-3-sophoroside), 槲皮素-7-葡萄糖-3-葡萄糖半乳糖甙(quercitin-7-glucoside-3-glucogalactoside)及其咖啡酸, 對香豆酸酯。 山柰酚-7-葡萄糖-3-葡萄糖半乳糖甙(kaempferol-7-glucosi-do-3-glucogalactoside)[15]及其咖啡酸酯。 還含酪胺(tyramine), 去水阿托品(apoatropine), 阿撲東莨菪堿(aposcopolamine)[16]。

同屬植物曼陀羅葉中含左旋天仙子胺即左旋莨菪堿(hyoscyamine), 左旋天仙子堿(seopolamine)即左旋東莨菪堿(hyoscine), 外消旋托品酸(troic acid)[1], 紅古豆堿(cuscohy-grine)[18], 曼陀羅甾內酯(daturalactone), 維他曼陀羅內酯(vitsa-grine)[18,曼陀羅甾內酯(daturalactone), 維他曼陀羅內酯(vitas-tramonolide)[19], 山柰酚(kaempferol), 白楊酮類成分:槲皮素(quercetin), 山柰酚(kaempferol), 白楊素(chrysin)柚皮素(naringenin),甘草甙元(liquiritigemin)[20]。 全草主含天仙子胺, 另含天仙子堿即或莨菪堿, 去水阿托品, 托品堿(tropine), 陀羅堿, 巴豆酸偽莨菪醇酯(tigloiline), 3α, 6β-ditigloyloxytro-pane), 3α, 6β-二巴豆醯氧基莨菪烷-7-β-醇(3α, 6β-ditigloyloxytro-pane-7-β-ol)[21]。 還含阿撲天仙子堿(apohyoscine), α-顛茄次堿(α-bellabonnine), β-顛茄次堿(β-belladonnine), 2, 6-二羥基莨菪烷(2, 6-dihydroxytopane), 茵芋堿(skimmianine)[22], 阿托品, 去甲阿托品(noratropine),

去甲天仙子胺(norhyoscyamine)[23]有天仙子堿N-氧化物(hyoscine N-oxide)[24].

【性味】味苦;辛;性溫;有毒

【功能主治】鎮咳平喘;止痛拔膿。 主喘咳;痹痛;腳氣;脫肛;癰疽瘡癤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0.3-0.6g;或浸酒。 外用:適量, 煎水洗;或搗汁塗。

【附方】①治喘息:曼陀羅葉少許, 和煙單中, 吸其煙。 (《現代實用中藥》)②治頑固性潰瘍:曼陀羅鮮葉, 用銀針密刺細孔, 再用於水或米湯沖泡, 然後貼患處, 日換兩次。 (《福建民間草藥》③外治皮膚癢起水泡:曼陀羅鮮葉適量, 搗爛取汁抹患處。 (《閩南民間草藥》)

【各家論述】

1.《現代實用中藥》:葉之浸劑, 對痙攣性咳嗽, 喘息, 慢性氣管枝炎咳嗽有效。

2.《中藥新編》:治疝痛, 胃酸過多, 肝臟痛, 鼓腸, 肺鍺夜汗, 婦人痛經。

3.《民間常用草藥彙編》:煎湯洗, 治諸鳳, 寒濕, 腳氣, 脫肛。 鎮痛。

【臨床應用】治療慢性支氣管炎。 曼陀羅葉對瘺孔有吸膿和刺激肉芽生長的作用。法取曼陀羅葉用冷開水洗淨,在葉上用針鑽成多數小孔,置葉於消毒碗內,用煮沸米湯沖泡後備角。按外科常規消毒創口,依瘺孔情況貼上經上述處理的曼陀羅葉,若要求多吸膿者,取葉之背面(即葉脈隆突面)接觸創口;要求多長肉芽者,則取葉之正面(即細緻面)接觸創口,然後蓋上紗布,每天換藥1-2次,試用於7例慢性骨髓炎合併瘺孔患者,病程短者為半月,最長為14年,多數用過骨質搔爬術和抗菌素治療無效。用此法治療結果,4例痊癒,3例顯著有效,療程最短者7天。

【摘錄】《中華本草》 

曼陀羅葉對瘺孔有吸膿和刺激肉芽生長的作用。法取曼陀羅葉用冷開水洗淨,在葉上用針鑽成多數小孔,置葉於消毒碗內,用煮沸米湯沖泡後備角。按外科常規消毒創口,依瘺孔情況貼上經上述處理的曼陀羅葉,若要求多吸膿者,取葉之背面(即葉脈隆突面)接觸創口;要求多長肉芽者,則取葉之正面(即細緻面)接觸創口,然後蓋上紗布,每天換藥1-2次,試用於7例慢性骨髓炎合併瘺孔患者,病程短者為半月,最長為14年,多數用過骨質搔爬術和抗菌素治療無效。用此法治療結果,4例痊癒,3例顯著有效,療程最短者7天。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