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老人視力突然變好有玄機

文章導讀

老年人眼睛很容易發生眼花、視力下降等, 但是如果老人視力突然變好, 那就要當心了, 小心變成白內障。

人的一生中在20歲左右的視力,

包括戴眼鏡時的矯正視力, 是最敏銳的時期。 過了45歲以後視力開始逐漸呈下降趨勢, 通常老年人的視力普遍低於其他年齡人群。 有調查顯示, 60歲以上老年人每增長10歲, 視力平均下降0.2左右。 視力減退既有老年期易患眼病, 如白內障、青光眼和眼底黃斑病變等因素所致, 也有老年生理性的組織和功能衰老退變的影響。 此外, 人在45歲左右因晶狀體體積的增加和睫狀肌力量的減弱而引起眼調節能力下降, 表現為讀書閱報時看不清楚小字, 需借助老花眼鏡才能看清楚。 通常老花眼的程度也隨年齡的增長而增加。 平均每長5歲, 老花鏡度數增加50度左右。

大多數情況下, 老年人視力突然變好是白內障進展的信號。

當白內障進展時, 由於晶狀體核混濁硬化, 其光學密度增高使屈光折射力增加, 進入眼內光線的聚焦點前移而呈現近視表現, 因而減輕了老花眼的程度, 所以看近處小字時比以前清楚了。 此外, 對部分原先有遠視性屈光不正的人, 應注意檢查是否患有糖尿病。 當血糖升高時, 房水滲透壓降低, 房水被動滲入晶狀體內, 使晶狀體凸度和屈光折射力增加, 由此則減輕了遠視屈光度數而起到了暫時提升視力的作用。 因此對突然出現的視力變“好”, 和近距閱讀時放棄老花眼鏡的老年人, 應考慮是否有白內障等眼病或全身疾病影響了眼的屈光力和調節力。

我們要多多關照老人的任何變化, 別為疾病留下隱患。